先call 些舊資料來回顧自己在洞察力上的歷史脈絡:

2012/3 羅丹沉思者的歷史行為考古

2012/4 體驗的心理學-認知與設計的交集

2012/4 為你,我感謝上帝開箱文

然後接著就忙著生小孩,人生離開觀察很久一段時間,等到小孩出生遇到了身為使用者的使用不便性,又開始以使用者累積的使用與觀察量之後來大發牢騷:

2012/6 親子.餐廳的矛盾

2012/8 故宮驅趕哺乳事件之我感

2012/12 使用者模式下照顧新生兒專用之人工手臂

2014/6  Thomas and his friends 臉部辨識系統

2014/2 沖繩自由行的右駕二三事

2014/6 第一次女性開車自駕就上手

2015/3 從關掉天外奇蹟談起

2015/2 中正親子館

其實一直有計畫想再寫一篇造訪台北諸多親子餐廳的觀察與觀感,但是一直沒有時間。

如果你看了這個脈絡,你就會懂,為什麼我會這麼想報名上蔡老師的課。在回顧的同時,我也發現隨著年紀愈大,幾乎很難漫無目的觀察與或是發想與自身毫無相關的歷史行為考古,後期在寫文通常是經驗累積之後的歸納

***********************

回歸到前往台北車站那天:

我們在沒有任何方向與提示下分組被放在台北車站這個場域做田野調查,順便買了伴手禮,以下這些是跟組員觀察到的現象:

0003  0004 0005 0006 0007 0008 0009 00011 00012 00013 00014  

田野調查是一種你要親身進到那個地域才會理解我在說什麼的活動,所以你看不懂上面也沒關係。

當我被投到了個五年沒進去的台北車站的場域之後,很自然地以「使用者」(台北車站有哪些缺失)與「偏見加成見」(這是外勞與沒車的人聚集的地方)的角度見我所見。在聽完別組的簡報之後,發現我們的觀察往往是以空間的現象,而非人的變化。

舉例來說,我注意到了席地而坐在大廳裡的人們,但是卻沒有注意他們的交談與姿態,需不需要椅子/泛椅子的公共裝置藝術,其實是有討論空間,討論過程的本身就會發現更多的問題。

 ******************************

接著是第二次的深入討論

我舉例出幾個當時老師發問引導我們思考的問題:(描述上可能不完全一樣,但意思大概是這樣)

Q1. 自我介紹並說明觀察中你最印象強烈的是什麼?

Q2. 觀察後這兩天對你的生活有什麼改變?

Q3. 觀察讓你聯想到生活或過去發生過事的什麼事?

Q4. 以一句話形容你所見的台北車站。 有人說台北車站是臺灣社會的小縮影,這裡可以看到你平常看不到的人事

Q5. 有沒有「沒有」觀察到什麼?是沒有還是沒有觀察到? 沒有觀察到是一個重點,也可能是機會的所在

 #好的問題才能帶出好的思考,當我在下問題給小人的時候能不能下得這麼準確?

*************************

老師帶我們做了三回以下: 觀察現象→從觀察中找機會,從機會中訂題目,從題目前鎖定特定的人與情境→追問為什麼→試著深入找答案,反覆地磨練。

 

#舉例來說我們這組選了諸多觀察現象的其中之一,深入了解為什麼充電站充滿著插著電打手機電動的青少年。(很多人應該不知道有這件事吧?)

為什麼要打? 為什麼不在家打? 為什麼要插著電打?  

為什麼要打? 因為可以獲得成就感,因為可以與同才連線? 因為這是最廉價可得的娛樂方式? 為什麼要這樣去獲得成就感? 因為其他的地方充滿挫折感與無法控制感,為什麼社會讓少年充滿挫折感與無法控制感? 

為什麼不在家打? 因為耗電,因為會被唸,那為什麼不去圖書館或咖啡廳打? 因為會被趕或是要花錢? 所以台北車站有冷氣有電有水裝有便當機能完備? 

為什麼要插著電打? 因為打電動很耗電!(哈哈)

所以如果仔細breakdown下來看問題,就不會因此去台北車站裝遊戲機臺來解決充電站被霸占的問題。

 

#遊民也是一個受觀迎的議題。大家都觀察到了臺北車站充滿了很多的遊民。

為什麼為什麼會有很多街友在臺北車站? 因為不會被趕又充滿安全感? 還是那句-台北車站有冷氣有電有水裝有便當本身就機能完備? 另一個觀點是有些遊民會熱心地為不懂操作機器售票機的民眾指導,因而獲得成就感,或是台鐵可以讓他們當志工或是有給付勞務給他們。

為什麼會有很多街友?如果不能改變街友的狀態,是否能讓狀態好一點?

老師三年前就知道我們只會講光抄所以告訴我們這句:「你們不用把我講的都抄下來,但是若我講的有哪個地方會引發你的發想,那記下來。」我有聽進去了

#觀察過程中最強烈的感覺,主觀而直覺,但往往是深度性最夠的。

#觀察是在工作與生活的交界,稍微離開生活與工作的常軌,意識到自己某些inner part.

 #台北車站本身就是一個solution,這個車站沒有/有其他車站都有/沒有的東西

#坐下來的感受可能不同

#「你」不是唯一的使用者,不要把自己=使用者,eye on others.

#洞察=F(觀察,適當的知識)

#觀察現象→從觀察中找機會,從機會中訂題目,從題目前鎖定特定的人與情境→追問為什麼→試著深入找答案

#但是有時候問題過於龐大複雜,缺乏知識,帶著偏見,那麼考慮證據支持的範圍就好了

#動機x能力x觸發

 最後用M8拍的全景圖當endi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atermelonilov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