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父母奉小孩在公媽椅上…
啾吃飽飯後,有感而發地說:
1. 誰家功課寫完就可以看電視? (這裡指的真的是只有學校功課,不用寫評量、也不用補習)
2. 誰家可以在家都不用穿褲子? (這也太恥…又不是維尼)
3. 誰家可以隨時捏媽媽的肉? 但也有可能他們的媽媽很瘦所以沒肥肉得捏
我低頭沉思了一下…
白目兒我怎麼還留你活口到現在,但想想確實我們在放生界應該算屬一屬二。
我這禮拜看到這篇: 父母應該多忽視他們的孩子,看起來標題很聳動,但其實要看的是近年來社會與家庭、家庭與工作之間的變遷與關連。
這勾起了我許多過去過去放之社會一打二時的時光與我們一起工作的回憶。
一打二運動
回想過去一打二的日子,以各樣姿態厚臉皮地存活走跳社會,我當時真的比現在勇敢機車很多。
謝謝過去曾經給過支持的團體與機構;也謝謝那些將狗與幼兒「攆數十(遍),驅之別院」的人們。沒有你們,我們怎麼知道我們的社會還有進步的空間!
確實,無論工作或是休閒,環境如果都能多給一點支持,確實才能改善生育率啊!
週末司機
那些殺不死我的小孩,只會使我更強大。從一開始只能搭計程車回娘家,到能單人徒手把二隻疊加在同一台娃娃車然後搬上二樓,到第一次女性開車自駕就上手。
為了讓盲爺星期六上完課能夠安心直接回家,我也當了好一陣子的星期六司機,白天就開車帶小孩出去玩或是回娘家,晚上就驅車前往補習班接送名師。
星期六的夜晚出沒西門町,要小心飆車族還有回去的快速道路上,飛車不知道是不是在趕抓猴的大老婆們 。
真的謝謝你們,辛苦了!
週六繪本班
6Y11M/5Y3M 西門町練習做DIY烘焙屋 (答應他們上完最後一天的繪本課帶他們去做甜點)
這是我們的起點。
星期一到五的工作之後,星期六的上午,要拖著二隻早起一打二上課工作,我已經從只能帶他們一打二玩到一打二工作。雖然過程百般痛苦,但是真正完成之後卻是無比成就感。
其實認真來說也不過上了二年二季,但那時候盲爺剛出來開業,確實算是我們家第一次真正合作,同時也奠確定了英文初階班的人數。
後來中低年級的時候星期三五半天也拜託盲媽下午送他們過來,等到我下班再一起回家。
陶侃搬磚、洪父搬書(還帶娃),大概都是吃飽太閒以磨練心志之名以掩文盲之實輩的
編的衣缽相傳
當我在做被壓著萬年小編時,帶著正在全中運放假的恩一起,也算壓柞工讀生。
她教我Capcut 做影片,我教她Canva 做DM。(盲: 其實我不用學AI, 我只要動口就有AI機器人母女幫我工作)
說到小編,最近他們回報已棄劇「愛的榮耀」(灑花),但跳槽三立願望 (我哭)。但不得不說愛劇小編的國文老師真的教得很好,諧音梗滿滿並且錯字正是重點所在例如
「婚姻『潔』『葉』式」
「『慾』石俱焚」
「『精』世駭俗」
「『石』惡不赦」
「引人『霞』想」
「『潔婚』正輸」
對,他們竟然有小本本紀錄每一集標題,看完成語都學起來了呢!
主日學
過去主日聽不懂台語、平常不常讀經的基督徒往往是靠主日學時衝一波,衝一波往往又是靠一個晚上聖靈感動預備。每當有活動的時候,小孩就是最好的試課員。
謬思女神恩: 「這太簡單、這很無聊、那個做過了、這個不ok…」
或是需要前置作業時,流水線小童工們就上線,雖然長大多要靠銀兩打發…
至於童工們的上工工作場景實在多得不勝枚舉…原來當時的過程與紀錄,會成為日後的回憶
也見證了恩以前從台語系統逐漸洗成國語系統...
寄生上流
現在星期六晚上盲爺在天母上課,我們母女陪在教室外面,工作的工作、寫功課的寫功課,頗有一種寄生上流的既視感。
讓我想起我們在墾丁夜市買麻糬的時候,看到一對母女顧攤,媽媽滾花生芝麻粉,小孩負責幫忙包裝收錢的畫面。
摩登原始人以行動告訴孩子們,這就是我們的工作、我們的生活。當父母們帶著孩子狩獵時,一邊提醒記得眼觀四面、耳聽八方,小心你的步伐,注意獵物的聲息,一舉一動同時示範與浸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