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1692

這星期終於到花博打第二劑了…沒什麼症狀

IMG_1679

其實沒那麼空,只是因為這區是預備區,晚上打的流程很快 

 

二瓜生日的後續報導

星期二當天讓他帶了糖果去學校發放,回來時看起來悶悶不樂。

我: 怎麼了,糖果不能發嗎? 

二: 不是,有發。

我: 那怎麼不開心? 

二: 今天好累好普通,而且功課好多。

於是在生日結束倒數的感傷與升上三年級之後功課變很多的雙重壓力之下,終於火山爆發式地爆哭了。如果說回顧姊姊三年級時是怎麼走過來的? 我想作業也不會比較少,但是她懂得量產後如何優化流程縮短SOP,同時利用下課與午睡時間寫掉部份;但是二瓜重吃重眠動作慢,加上周旋在原班與資優班,我能理解她的處境。

為了延長生日時間,我們還特地等到盲爺下課回來

果然到了生日結束前12點,她又是哭著睡著了

唉,換個角度想,也許反而有一天她再也不難過了會換我感傷吧。

IMG_1587

生日當天的禮物是…泡澡。這些是已經蒐集了好幾顆的泡澡球了

 

花錢了事

因為沒人發現職業婦女的哭夭,只好找自己的孩子取暖。

二: 我覺得你這樣很好啊,花錢的時候不用考慮太多,想做什麼想買什麼都可以,不像花媽都會一直叫橘子省著點花,而且時間就是金錢,你要上班很忙哪裡有時間比價啊! (果然是我的小甜心, 能夠句句切中我的心情)

小: 你就是花錢了事的個性,要花時間比價挑種類,你就找我來比價放購物車,沒時間追垃圾車,就繳社區管理費請人倒,不晒衣服直接丟烘衣機,出門搭計程車,晚餐吃Uber,請客叫外賣,沒時間逛的就網購快遞。

 ...........

啃我是來取暖的,不是來聽訓的,轉頭飄向小甜心。

 

洪班長宇宙

上週我們也進入了海岸村洪班長的恰恰恰宇宙,這是他們父女第一部追的韓劇,然後後來大家時間湊不齊,就只好兄弟各自登山。

結果盲爺一直叫它哇哈哈(那是划水學校),沒有一個字對。

一家人看韓劇,雖然有點遺憾,其實洪班長的新聞來得正好,因為正好機會教育電視上的暖男不代表現實世界的暖男,一切都是假象不是你們想像(請下徐若瑄的面具)…

務實的一家我們會發問誰會穿高跟鞋去海邊山上啊!

會在尹惠珍穿上洪班長為她撿回來的高跟鞋,燈也亮起來了的同時,異口同聲一起發出:「哦~有沒有搞錯啊!」(就是一種口嫌體正直)

或是二瓜在每集的片尾浮出粉藍泡泡時說:「這一定是後製的。」(廢話)

後面之後實在太多韓劇定格式的粉紅泡泡有點讓我受不了。一部通俗而好的劇,週圍角色的互動與襯托真的超重要的,俗女就是這樣, 我們有時候不是要來看愛情或是時尚,而是要來同理邊邊角角人物的生活,還有他們的長相,明明是韓劇,大家一直在玩大家來找碴,例如盲爺說你不覺得吳允長得很像周華健、華貞長得很像譚艾珍嗎?

我: 你不覺得楚長得有點像陳綺貞嗎? 

盲:  陳綺貞? 她長什麼樣子? 我已經沒什麼印象了? 

我: 哦? 陳綺貞不是你的菜? 我以為我們那個年代每個人都要追捧陳綺貞。

盲: 不是

我:對後,我想起來了,你的菜是徐若瑄,簡單而暴力。

當洪班長把一排的證照亮出來的時候,我想到我家也有「洪班長」(呃…但不是指長相)。洪班長盲爺年輕時還不知道人生目標為生存奮鬥的時候,秀出來也是一排證照,諸如土地代書、保險證照、導遊,甚至是台語老師。
 

 

前進金門

之前聽到友人的學校社團要全員拉拔到台東集訓,費用自負,而且「希望」父母能參加。我當時聽到了有點不可思議,為什麼集訓要到這麼遠? 社團就不就下課打發時間的? 不是,原來大家都玩很大,要一路要南征北討、校際交流、出國比賽,這些都是未來履歷上的credit(不知高端運作的土包子),只是,每個家庭都負擔得起動輒上萬的集訓費用嗎? (想想你在哪?)

同時也有另一派的聲音是,很好啊! 有這樣的機會開闊視野 、多麼難能可貴,還多了畢業旅行,一定會留下難忘的回憶,共襄盛舉、全力支持!

今年也輪到我們了,我們要坐飛機去金門。

瓜:一定要去的吧! 大家都去了。

問了一下社團家長: 老師都這麼認真了,只好全力支持了。

想到盲爺說過不要忘了上面的人需要下面的人抬轎的重要

我感覺脖子上被架了一把情勒的刀。

大家呈現一種集體被冰凍催眠的狀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感覺完全跟一般人看基督徒傳福音一樣的理解:「通往地獄的路往往是由善意舖成通往邪惡的道路。」

 

終於拆石膏了 

截圖 2021-10-29 下午10.02.31

 這禮拜小瓜的石膏終於拆了,本來是不期待會拆的,因為小瓜的手還是痛,還是要人幫忙洗澡,所以來不及在她第一次的石膏上簽名(那換另一隻手斷好了),拆了看到裡面之後真的是不忍心

1. 黑線是受傷時疼痛處保健室的護士幫她做的記號,所以應該就是斷裂處,才一個月不動右手臂變好細,左右不一。

2. 手肘處因長期包著石膏磨擦破皮

3. 整個皮膚都是角質像老皮,還有微血管破裂。

之後要繼續復健

 

光輝十月

開始做生意後,加上教會,每次到了下半年,約莫從九月中開始到十二月,中秋有員工送禮、家庭聚餐、十月有萬聖節扮裝、十二月有聖誕節,現在十一月有感恩節…完全就是中西合壁,一個都不能少。

本來我也是很喜歡過節日的人,因為覺得儀式感在生活裡很重要,但是大概run過第三輪之後,也是會疲乏的,加上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因為我是男人),自己何苦自己,每年都要自我超越,因為只有我自己能超越自己(挺)

我喜歡活動,喜歡看到活動裡小孩子開心的樣子,但每次活動前,我就會呈現一種壓力爆表的狀態,覺得我的恩賜完全不夠我用。

就在我這樣想的同時,我得到了安慰

這個星期六過後我就解脫了一半吧

截圖 2021-10-29 下午10.33.34

我現在應該很需要這本書

 

就改天

小瓜今天跟我介紹了一首歌是合唱團老師介紹葛仲珊的〈就改天〉,她覺得很好聽,後面念英文的rap很厲害。(我們常會交換聽歌心得)

哇,高年級竟然已經開始知道台灣第一位繞舌女歌手,好吧,我就幫你翻譯一下。

<不負責直譯>

Everybody's married now, of course except for me
每個人都在結婚除了我
Hope you're smilin down, on your nephew and your niece
希望你正在對你的姪子姪女微笑
Cuz yall look so alike, you're practically the same
因為你們看起來是那麼地像、幾乎一樣
I guess found your way back through another means
And it's bittersweet to see
我相信這就是苦樂參半回憶你的方式
How everybody's doing such bigger better things
每個人都在高大尚的事
Some are back home and some are overseas
有些回家有些出去
But on the holidays we come together as a team
但到了節日我們聚首像個團體
Like JT, it's a been a long time
But no we ain't forgot AznBadBoy9
Even though you're gone, in our hearts you're alive
即使你已消逝但你仍活在我們心裡
And no matter where you are yea you're still on our minds
無論你在哪你仍在我們心裡
I just hope you been cool, and practicin pool
我希望你依然很酷
Cuz next time I see you man you're gonna get schooled (again)
因為下次我會看到你回到學校
I'm just kiddin, I'll leave with our daily good night
我開玩笑的 ,我會帶著我們每晚的回憶離開
Like always and forever, you're my homie for life
你一輩子永遠永遠會是我的哥(歌)們
 
我每次聽完九零以後的歌,真的會忍不住覺得,十幾二十歲的年輕人,能放手去玩音樂真好,因為那是三十歲以後再也唱不出的青春心情,四十歲以後再也嘶吼不出的憤怒力道,甚至五十歲之後回來推翻自己過去的愚蠢。

「下次遇到,我們繼續再聊。」

讓我想到有一些年輕時認識的朋友,一起hang out, 一起吃喝玩樂,因為價值觀很相近,或許有點憤世俗, 或是你看著他們堅持這樣的生活方式看起來很蠢,或是只是遠遠地欣賞。

因為結婚生子、因為生活的五斗米的腰折,繞了一圈社會打滾的拖磨,或許回憶只適合封存不適合再見。

其實心底一直有一種,就改天,下次遇到我們繼續再聊,只是不知道那個改天,是髮白滄滄齒牙動搖的那天或是天堂再見之後。

 

 

watermelonilov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1521

時間過得好快,另一隻也快邁入十歲保存期了,二瓜,九歲生日快樂!

 

動漫、動畫、漫畫、卡通的定義

這天睡前小瓜一直在跟我爭論動漫、動畫、漫畫、卡通的定義,因為最近玩的gartic主題,其中最有爭議的就是「動漫」。我心想: 動漫就是「那個」啊? 有什麼好爭議,結果第一時間我還真的說不出來「那個」,就是你舉例一部片或一個作品,我可以清楚地說出它是動漫、動畫、漫畫、卡通,但是你要我說出定義就突然說不出來,我果然不夠宅宅。

我: 動漫不就動畫加漫畫或是由漫畫改編的動畫嗎? 

瓜: 不一定,有些動漫是沒有漫畫的,例如《關於我轉生變成史萊姆這檔事》(原來它是小說改編)

我: 也許有漫畫只是在日本沒有引進台灣吧?

我: 那為什麼不叫它動畫?  動畫通常指的是電影吧? 

關於以下:

comics

manga(你可以去問盲媽這就是台語的蟒嘎) 

cartoon

animation

於是在專業的巴哈姆特找到了解答

這一討論下讓我聯想到小時候看到的《少年快報》之後延伸的一系列漫畫, 《七龍珠》、《機器娃娃》、《城市獵人》、《電影少女》、《Young Guns》...因為發摟步哥的品味與腳步,小時候看少年漫畫是多於少女漫畫,完全就是天馬行空的幻想、無厘頭的搞笑、還有睪固酮發作時的解方,完全沒大人在管,我覺得我們小時候幸福很多。

聲光取代平面,3D完全完勝2D的這個世代,他們現在這年紀的小孩,已經沒有人在看漫畫了(小瓜就拿過圖書館借的漫畫問我這個順序要怎麼看,這不是天生就要會的嗎!?)…就算有看,也是看那種媽媽filter過買給他們, 用流行IP跟他們裝熟包裝成科學、知識與學習有關的漫畫,其實我覺得這應該是給失學的大人們看的。

所以你會發現高年級有管道的有一派會往Anime發展。

 

開始昏睡的一週

二瓜以往一到學期中之後, 下課後就會有一種神秘的昏睡現象。就是從我下班前大概一個小時就開始睡,睡到沒吃晚餐、睡到我離開盲媽家都叫不醒來,最後只好等盲爺回來的時候再接他回來。

仔細了解,體力不佳的二瓜,通常當天如果沒午睡、有上體育課、太晚睡隔天又太早起時,就會開始下課自動昏睡。有趣的是現在的昏睡會分段,每次十到十五分鐘不等,寫完功課先睡一波、吃完飯再睡一波、回家之後洗澡前媽媽在忙的時候再睡一波,床上、沙發可以睡、懶骨頭可以睡、而且重點是晚上上床時間到了照樣可以睡著,常覺得她這樣很像一攤到處流來流去的史萊姆。

 

捧油來訪

星期六小瓜的同學來家裡玩,小瓜交友真的比較不用我擔心,自己會去造橋舖路,我只需要擔心他不要過度奴役我與妹妹就好了。

不過看到二瓜也說他覺得到新學校、比較不用當雙面人之後,也讓我覺得放心許多。

我們晚上一起訂了外送,因為下雨天又是吃飯時間,所以UberEat我們想吃的餐廳都沒有搭配的外送員,以往如果盲爺在家,他就會理所當然當仁不讓地成為外送員,但今晚只有兩個媽媽,

為了不讓客人失望,所以我重新下載了foodpanda 再訂同一家,之前之所以刪掉app單純覺得使用介面不直覺,這次的使用雖然餐廳變多但使用經驗出奇地差,除了 delay 一小時之外,份量變少、價格變貴,而且這些觀察都是另外一位從來沒在訂外送的媽媽告訴我的(此時我臉上應該有刻有一個大大的蠢)。

其實我本來就知道外送的品項通常價格或是內容會有所調整,不過就是圖方便所以願者上勾,但是價差這麼大,delay時app 沒有客訴管道,加上之前本來的勞資爭議,完全就是不ok,用完之後又默默刪掉了。

我忍不住會覺得職業婦女到底賺到了什麼? 煮飯沒有比太太們會煮,學校沒有比其他班代了解,比價沒比主婦會比價,為小孩交朋友搭橋沒比人家會搭橋,連刷卡都是閉著眼睛刷,真的是很讓人挫折。

 

週末夫妻

我一定不是日本人,並不希望當「別居婚」的週末夫妻。

跟典獄長聊天的時候發現現在大多數中壯年的夫妻都是週末夫妻,要不是分隔兩地,要不即使生活在同一個空間,因為進出的時間不同,能overlap的往往僅存睡覺的時間。

(以後應該發明一種VR頭盔,既可以選擇釋放阿法貝塔波助眠,或是睡前十分鐘可以駕駛avatar 參與另一半當天的生活,連睡覺的時間也要充份利用)

然後長輩表示: 好羨慕…

他們發現工作了一輩子的另一半,退休之前除了工作,沒有自己的興趣、沒有自己的生活與朋友網絡,所以退休之後退化得很快,另一半必須跟著大型垃圾綁在一起過下半生,我們能怎麼幫忙他們呢?

.首先是覺察

    依照環保署所定義的大型垃圾定義:

依據行政院環保署定義,巨大廢棄物/大型垃圾指的就是體積比較龐大的垃圾,一般最常見的巨大垃圾包括廢沙發、床鋪、桌椅、櫥櫃、彈簧床等傢具,及腳踏車、修剪庭院的樹枝、裝潢修繕產生的非石材一般廢棄物或經主管機關公告者,稱為巨大廢棄物。

     如果你已經習慣的話,大型垃圾放在你生活中時,其實不會造成你什麼樣的困擾,因為它既不會發酸發臭,也不會滋生蚊蟲。

    但為什麼你會注意到它的存在? 因為你想要重新裝潢,你想要改變,而它的存在標註著你那不堪品味的過去。

.為什麼會對大型垃圾生氣?  

     因為它曾經是你過去用青春、用生命重價贖回的珍寶,陪你度過那些孤單寂寞與披荊斬棘的歲月,你無法接受它not working anymore. (雙關)

.該怎麼做?

依照台北市環保署的大型垃圾處理指南: 預約→放置→回收。

於預定排出日期前至少一日來電環保局轄區清潔隊預約收運時間、地點後,由市民於雙方約定時間(考量市容整潔及晚間置放大型廢棄物/大型垃圾對交通影響較小,故各區清潔隊多請市民配合於夜間21時過後排出)將欲收運之大型廢棄物/大型垃圾置放於約定地點,俟翌日本局清潔車輛作業時免費清運,特殊情形者,則於約定時另行協商。(本局收運時間為每星期一至星期六,星期日沒有收運)

 如果還能出門的就請出門;如果不能出門的就把人找進來。注意,請預先通知親朋好友環保局,因為他們也有收運時間的限制,先溝通好不要造成別人困擾。

重點是不要靠自己,就像你沒想過自己徒手把家裡不要的衣櫃扛去海邊丟棄。

.最後是治本的預防

 如何預防另一半變成大型垃圾? 先確保其身體健康,不會屆時發酸發臭,要推去晒太陽;如果發現例如毛已經變少,肉已經開始朽垂…那就保險買多一點。

當另一半拿工作當成兵來將擋水來土淹的萬用百搭藉口時,請拿出日後環保局大型垃圾處理辦法引以為鑑,或是拿出新的家具目錄來示警,大家來比氣長。

 

往左與往右

小孩生日當然是媽媽要放假,還好盲爺這一丁點的人情世故還是懂的,所以父女就放生媽媽去自己去罰站三小時作蛋糕。

於是被放生的司機我去停車在青田街。一開始在青田街隨便亂繞,走進青田街真的是有一種走入時光隧道的感覺。繞出來和平東路之後,試著不靠GPS走到師大商圈,看著街景與商家水準書店、燈籠滷味、阿諾可麗餅…,現在在這裡逛街買衣真是令人尷尬,週末下午的師大商圈人都還沒出籠,到了傍晚才遊客慢漫湧入,

想到以前研究所時跟盲爺騎著破破爛爛的摩托車從淡水去師大補法文,9:30下課還要騎回淡水真的很青春,以前怎麼會這麼有學習熱忱!(盲: 因為有愛),到底怎麼做得到啊!

師大附近的文創活力確實蠻讓人驚喜的,不像中央外圍只有檳榔攤(我已畢業二十年如果現況不同請勿來戰)

我與盲爺常常會在無論不同或是相同的場域之後,聊天討論,我最常問的是「為什麼要這麼做? 」盲爺則是會站在別人的角度解釋給我聽理由,我們一左一右的討論,往往最後沒個結論,但那不重要,通過辯證,彼此都有往左往右靠攏一些。

我這禮拜禮拜有兩個亮光,我開始意識到這種消費者心態,批評與否定很容易,建立與開拓卻是很困難;同樣的道理,批評挑戰者往往只是想知道脈絡原因,並不一定是要拆臺反駁,也許也有提點作用,也需要為他們安身立命。

當我有疑義時,先慢下來,讓事件有一點時間發酵,聽言觀行其中間是否有落差,從人性多做一些側面的觀察。

 

我與盲爺提到青田街,他竟然接青田街少年殺人事件(那是牯嶺街),你就算沒聽過青田街一號,也不要把金田一接到青田街好嗎? 不是有田就會殺人。

 

  二瓜生日快樂

每年都可以與bebe一起過,還額外賺到姑姑的生日禮物。

今年自己的蛋糕自己做 ,前個週末就到之前做過答應他生日要做的彩虹蛋糕,好店需要回頭客。

我們家的從不浪費願望在成績身上,因為反正媽媽也不在乎。回家切蛋糕時發現二瓜的生日願望也太有寬闊了,除了第一個是for自己的希望不見的卡能找到,第二個是希望偷舅公錢的小偷能還他,第三個是希望covid-19快點消失。

看在你這麼有愛,以後卡一定讓你買好買滿。

問他開不開心?

二: 開心,但我的下次生日又要等367(365+2)天了。

 灰熊愛過生日的二瓜,一定要幫她紀好記滿。

延伸閱讀

二瓜一歲生日快樂

二瓜二歲生日快樂

二瓜三歲生日快樂

二瓜四歲生日快樂

二瓜五歲生日快樂

二瓜六歲生日快樂

二瓜七歲生日快樂

二瓜八歲生日快樂

 

watermelonilov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1316

特殊衝擊波

二瓜剛開學的時候回來說,目前有三種抽離原班的上課: 小組、選修與團班,他最不喜歡團班課,因為每次上課都很吵(我家二個小孩很怕吵)、鬧烘烘的,而且每次玩遊戲到最後都互告狀翻臉,然後老師就說不能玩了。

理想狀態: 每個人都很有學習熱忱、充滿戰鬥力。

真實狀態: 每個人都很有主見、彼此不服。

我覺得這都沒有關係,現在的家長往往在打造一個同質性環境給小孩,事實上我覺得異質性的環境才能帶給小孩更多的衝擊波。

星期五下午的團班上課, 老師問學生你們覺得我們資優班像什麼?

有小朋友回答:像放牛班。於是老師進一步問: 你們知道什麼是放牛班嗎? 

「不知道。」

所以有時候對小孩講的話不用這麼生氣就是這樣,因為他們既不了解意義,也不知道使用的情境。而像二瓜能精準用在適當情境、並且同時國台雙聲道切換自如的機車語,我們往往只能著掐自己的大腿努力欣賞。

這週介紹什麼是資優班? 其實我覺得介紹的很好的是國小的資優班其實比較給的是廣度的探索,同時依照個體興趣參與不同的小組與選修,既多元同時也獨立,某種程度我們也從中學習與帶回來更新的觀念,例如我第一次知道有人同時是資優班與精進班(課後輔導班)...

相信隨著時間的推進,牛群也會從異質中慢慢進化長出群性的。

 IMG_1351

第一次食全食美課做的檸檬果凍,果然是瞎子摸象的胡搞,完全用原汁沒稀釋超爆酸,連拿給最疼愛他的盲爸品嚐為了生命安全都連忙搖頭揮手示意說不用了 

IMG_1353

 回程路上突遇下雨穿著我的外套的著裝

IMG_1348

....................就不能好好寫我們一家人嗎? 為什麼要用「您」? 我們很生疏嗎? 哦,老師規定的。

 

高年級的笑點

小學生目前人手一個從泡泡紙演化而來來小學生人手一個的滅鼠先鋒,原來是益智遊戲變成手部運動,小學生說很抒壓(是有多大的壓大)。

小瓜每天現在最有興趣與我分享的是「影片」例如蛋餅達拉崩吧經緯之歌,這些聽來就是兒童界的中文rap來著, 並且會印下來練歌詞。

其中因為好奇達拉崩吧裡字是不是都是這樣發音的,決定查一下,發現這些字試用版的嘸蝦米打不出來,所以直接找維基

image

也太困難…

 

從中秋延到雙十的家庭聚餐

我真的覺得每年我只是個場地出借人,菜不是我帶的,飯不是我煮的,碗不是我洗的,連Switch 不是我家的;沒辦法,我們家平常就像是一間沒有人住的民宿, 就差沒卡拉OK.  

IMG_1411

IMG_1383

連續三年,今年終於拍下合照了! 疑? 怎麼少了盲爺? 因為他還在補習班柞乾學生

 

終於辦了Costco 卡

雖然也常吃雞肉捲、家裡常被溢出的Costco商品填滿,但我們還真的沒有一張自己的卡,直到盲爺上次去埔心牧場竟然有第一年免年費的攤位(?) 吸引終於去辦卡了。

不同於第一次進去刷的人往往一家失心瘋,我們唯一需要拉住的是每次被壓抑的盲爺報復性地買太多垃圾食物。

IMG_1392

去Costco 之前先參加一下雙十國慶(國慶都不國慶了,往年忠誠路上會掛滿各國國家與我們的國旗同慶) 高島屋週年慶

還好我們是在這天去關渡Costco,因為聽說隔天遇到一年一次的合利他命大折扣,所有結帳都要1個小時以上,是說臺灣人真的很愛健康食品。

未命名設計

每次都是趁去去淡水關渡回程時夜襲楊家,聊到11點才離開,這次恭逢其盛吃到了看來在媽媽界很流行的造型饅頭

 

東北角出遊

IMG_1398 (1)

直接留在原地賴著不走,盲爺只好抱走處理,一抱才知道都小三了腿都快到盲爺的小腿了

也不過在淒風苦雨的颱風天因為教會活動來了畢生第三次野柳,就整路擺著臭臉

小: 你知道很多人一輩子只會來這裡一次嗎? 

二:我希望女王頭的頭趕快斷掉,這樣以後我們畢業旅行就不用再來了!

明明才小三,怎麼講話像國一一樣!?

IMG_1393

這兩個厭世仔。

 

理科與阿滴

最近看到理科太太訪問阿滴的影片時,有一個感觸是要好好照顧好心理健康, 不要小看那些選擇忍耐不說情緒累積到最後造成的心裡生病。

相反,當你發現有人跟親友訴苦,一遍、二遍、三遍都是講一樣的事情時…那也是一種求救的訊號。

你永遠不可能滿足每種人,你只能選擇不再極力討好那些一定(或可能)會討厭你的人。

還有ending教會小本本這週這個問題解惑得很好的:作自己跟除老我的拔河

文章標籤

watermelonilov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傷心五階段斷手復元五階段

俗女裡說到 美國精神科醫生Elisabeth Kübler-Ross 說到: 傷心五階段:「否認」、「憤怒」、「懇求」、「沮喪」、「接受」, 其實我覺得用在小瓜手斷五階段也很適用 

  1. 「否認」:「你為什麼會受傷?」「不知道啊? 就跳下去就折到了」
  2. 「憤怒」:「好痛!」「幫我!」
  3. 「懇求」:「我想換衣服!」(從受傷至今已經連續五天沒換上衣了) 
  4. 「沮喪」:「唉,反正我也不能寫功課,我還是不要上學好了」 
  5. 「接受」:「好吧!既然我已經沒法改變這件事了,我就好好準備上學吧!」

獨臂小瓜

中秋連假回來上課的第一天就摔斷手的小瓜, 玩紅綠燈自己跳下去追人摔斷手。還真會選手的小瓜,剛好摔的是右手,可以不用寫功課了。

其實一開始接獲消息當然是擔心、害怕,「怎麼會這樣?」「發生了什麼事?」「要住院嗎? 」到後來漸漸好轉,大家也才安心多了,本來想想怎麼會發生這種事,後來想想在熟悉的環境中變得大膽也是很正常。

透過骨折我們都經歷了很多第一次,我們也在過程中陪她一起學習小心觀察但不被恐懼制約

一開始大家都很緊張幾乎沒人敢動她(最後我也只好硬著頭皮上)

第一次改使用左手吃飯寫字打電腦

例如在一個禮拜都無法洗頭之下,第一次使用乾洗頭

沒辦法寫功課,他會想到唸答案(自然社會數學)請阿公幫忙寫上去

前一個禮拜原來有好同學一直在幫她抄聯絡簿,等她開始用左手抄時,老師說她左手抄都比班上某男生好看(這樣開同學玩笑好嗎!?)

在五天之後,小瓜終於鼓起勇氣換掉上衣,剎時體會勇敢後的清新舒服

在本來盲家打算幫她請一個月的假,最後才三天他就被在家無聊的日子打敗回去了

從本來躺在沙發上睡了一個禮拜後終於可以回到床上

看到她的合唱團的向心力,手都斷了還是要上臺教師節表演

看到盲媽平常滴雞精每晚喝都用不完的三台冰箱的庫存實力

也因為她手受傷,小瓜剛上的網球課與我猶豫要不要報的英文口說課全部停起來了,真是計畫趕不上變化啊

幫她洗了二個禮拜的澡,從一開始手忙腳亂、滿頭大汗,到現在二十分鐘就可以搞定

其實小瓜是一個照SOP比較沒有彈性的人,面對事件有了應變的能力,學習變通、變得更有彈性,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棉花糖的挑戰

二瓜回來介紹了他們創意課用義大利麵與棉花糖蓋高塔,還有TED的影片,的確非常令人省思,只是我4X歲才知道,現在的小孩8歲就知道了。

呃…不過我懷疑幼兒園這組會是蓋最高、EMBA蓋最低,畢竟這就是要來羞乳一下用心計較高知識份子的,但還好我們不用懷疑建築師的專業。

Halloween-2

還有第二堂修正的STEAM精神,我覺得每個禮拜的週報很像以前在幼兒園

 

民主制度

二瓜說他覺得自己好像從中國到了台灣。

班級制序管理的方式是小組長制,小組長需要收作業,分組時組織討論,而二瓜是小組長。(她一直問我為什麼她會被選為小組長…呃…可能你開學那天穿得比較漂亮吧,人都是膚淺的)

如果小組長只是收收作業也沒什麼好寫,小組長可以像球隊經理一樣「交易組員」(Money Ball!!)、 組長之間如果討論達成共識之後、可以改變課程進行方式。

民主需要法治基礎,民主是反抗威權的利器,民主不能無限上綱,民主是需要練習的,年紀愈小能練習愈好,呃…雖然這些三年級連課本鉛筆盒都會忘記帶,不代表他們沒有權力開始練習。

二瓜說這次選班長,老師沒有把名字寫在紙上投票(怎麼可能!!我看好丁丁耶!都可以交易組員了),一問之下原來是舉手投票,一樣有達到民主程序,於是跟二瓜解釋計名與不計名的差別。

不像小瓜懂得爭取自己的權力,二瓜就是那種想要又不敢講,要不到又會生悶氣的個性。例如資優班也有自己的社團,吃貨二瓜想參加學長姊下來帶的美鳳有約食全食美社團,也就是一星期一天利用午休時間做點心,名額只有三名。

抽籤結果她是被淘汰的第四名,回來一直murmur.

就大人的角度,這不過是一個年紀大的帶年紀小的小孩瞎子摸象的過程,隨便盲媽一餐的助手旁聽功力都能大大超越,但在小孩心中卻無比重要。

於是我只好再鼓勵她去溝通爭取看看,外加三天的禱告。一開始是導師(女),這個行不通,後來就換小組班的老師(男),老師都開口了,學長姊當然就ok. 

好像魷魚遊戲裡一樣,過關往往靠的運氣、作弊與實力。老師不同意當然就卡住了,但也不是不能繞路,雖然抽籤是靠運氣,但也不代表規則沒有空間,你可以想盡辦法、表達出強烈的意願,如果你夠想要的話。

當然,身為躺平派的我,難以帶出這樣的身教下,我幾乎只能口頭說說,所以這對我們來說是很大的進步。

不過這禮拜開始寫作文了,第一次就要上六百字,回來開始哭哭啼啼作業很多(啊就三年級要開始寫作文了啊),還好前面已經有個血淚的前車之鑑可以教她,加上她平常的聯想力,我覺得其實她上手會很快。

 

第一次的家長會

過去一直耳聞過家長會這種神秘的邪教組織裡的二三,例如能左右校長老師的去留、會長要是大慈善家,動輒要添香油捐學校的柱子一根二十萬之類、裡面的各路人馬都是超連結,從生活、補習、才藝、生意....hyperlink到天邊。

小瓜都五年級我去過學校的次數手指數得出來,直到二瓜換學校三級年,被新的來的當選的潛規則下,莫名奇妙地當了另一位班代,班代即為理所當然的家長會成員。

於是星期六早上硬生生地帶著二瓜,開了三小時的會當人頭選票。

這是一種圈裡圈外的概念,圈外的人就是覺得他們神秘,圈裡的人就是投入。

但我真心覺得,願意投入家長志工的家長們…很了不起。

還有,原來這裡有六棵創校比我還老的八十幾歲的老松,還有目前在進行的護樹計畫,我誤會了。

IMG_1226

 

冒牌者症候群

我覺得我有冒牌者症候群, 好像永遠都覺得自己做不好,但我一直不知道,所以常常被痛苦地狎制,從主日與肢體聖靈都會讓我獲得力量,不被捆綁。

1. 不跳入別人為你設定的人設

2. 以更寬闊的角度與高度看待事件

3. 做彼此是對的是就好,不需要生氣、也不需要用力過度反應。

這樣,沒有人能情勒你,也沒人能控制你。

IMG_1286

 

寬板滑水初體驗

呃…這真的是全新的體驗,是看影片或是陸上教學都沒有幫助的,就是要親自下來一趟的感受。

還有,這真的是很有效率運動,二十分鐘就可以讓你腰酸背痛。

那個平常就看太太不爽很久的,可以拐騙她上板。

 

兩個立院? 

我一直以為我們是德國大陸法系的國家,照法院判例會變成立法方向不就是英美法國家? 是言過其實還是動作確實? 有沒有法律系的能來跟我澄清一下?

《大麻的真相》之所以不關心這種議題的我,一來是因為覺得離我們很遙遠,二來是無感的個人主義,倒不是因為大麻「還好」丶「沒這麼糟」,而是因為本來立院就是各方立場角力的戰場,就像信仰一樣個人…

但身為基督徒,一樣能同理他們的擔憂與努力,但不代表能認同這樣的推論與結果。

群體有時會流於是一種想像,對想像的群體相互攻防,因為人都需要群體。但我覺得一個個相處過的人,往往才是真真實的存在,無論你站在光譜哪一邊,這是信仰實踐與信仰推論的差別。

 IMG_1284

二個立院、二個班尼克蛋,女王都沒人排隊了呢!哼哼

 

 好想過萬聖節

我到底是多想過萬聖節...連地上的倒影都可以看成 skull.

Halloween

IMG_1306 2

硬要把倉鼠變成貓!

星期五帶小瓜去回診,順便送二瓜上學,體驗平常盲爺送二瓜時的順口溜:「往右走是日本人、往左走是美國人,台灣人向前衝!」

是說美國學校的學生也太愛溜滑板車上學了吧? 等一下紅綠燈就看到了五臺,還有校門口的名車列隊;反觀台灣在地也很有趣,每個低年級的家長到了校門口前突然都變身為日本人,揮手送小孩離開直到他們從眼目前消失成一個點。

 

 

 

watermelonilov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小瓜中秋連假到funsiamo做馬卡龍,回來意外發現裡面的內餡出現了一隻兔子,玉兔節快樂! (是說現在的小孩還講嫦娥奔月還是玉兔搗藥這類的嗎?)

 

榮耀父母

音樂人榮耀父母的方式,常常讓我覺得很感動。

 例如羅文裕 ft.羅子妹《 尞天穿 》裡, 像寫詩一般,語言與內容介於不懂與可能懂的距離, 是最美的距離,音樂影像交錯的畫面,怎麼可以把媽媽拍得這麼美、這麼有意象,這麼開闊,這裡面有很多的愛啊!!

天穿日意涵:
「『尞』為休息或歡聚的意思。
而天穿日為農曆大年二十,早年農忙時期,客家朋友平日勤苦耐勞,為了慰藉平日的辛勞,因此總會從春節、元宵節、休養生息到天穿日過後,接下來就得開始努力為新的一年打拚奮鬥。
因此客家諺語「有做無做,尞到天穿過,有賺無賺,總愛尞天穿』,因應而生。」

所以是敬山惜水!! 不要再污名化客家人了!

 

對死亡的聯想

身為一個自然產不用打無痛、看牙血流滿口也不會害怕的鋼鐵女子,其實不是很能理解為什麼有人會怕血,小瓜告訴了我理由,小瓜可以忍受齒牙動搖,面對換牙,甚至會使舌推牙,但當它真正掉下來,血流不停的時候,會感到異常害怕。

瓜: 媽咪,我以後長大可以吃素嗎? 

二: 我長大也要當一個不吃豬肉的素食者(豬豬同好者亂入),但現在我還是可以吃松阪豬

(對我來說今天我少吃一些肉就往 vegan 的光譜靠近一點)

我: 為什麼? 

瓜: 因為血會讓我聯想到死亡。

我: 血讓你聯想到死亡? 是因為有一次你切水果切到手流血的關係嗎? 

瓜: 因為我不想看到豬、牛、羊這些動物的血,我不想看到它們死亡,我害怕死亡。

我: 那血的顏色是否會影響你的害怕? 例如章魚流出藍色的血時,你就不會害怕、不會聯想到死亡?

瓜: 我覺得程度比較沒有這麼高,但只要是身體裡流出來的液體,都會讓我感到噁心與不舒服,例如蝸牛走過的痕跡或是打了蟑螂之後流出來的白色汁液(那真的很噁)

.........

那我真的很擔心以後你月經來怎麼辦~

 

躺臥在青翠的草埔

補班日與牛一起放空的心神領會.....BJ4...

隱形朋友

我想舉手平反一下,不是只有獨生子女會有幻想朋友,有手足的也會,除了固定班底洪地瓜與橘子媽咪之外,還有有幻想大軍。

例如玩牌七只有二個人打牌的時候,會分成三副牌是一種正常的做法,但是玩到最後,不管打大老二、牌七都可以分成八到十副牌,旁邊配一個玩偶,然後分別為他們出牌,很像從皮克斯的那個自己下棋老人的短篇動畫棋逢敵手變成整個養老院的人在下棋。

我看到的時候會好奇地問: 「那我怎麼知道你會不會故意幫洪地瓜或是橘子媽咪輸。」

瓜: 「不會,我們不是這種人。」(是是是,我太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以上至少是有卡牌有玩偶,那天洗完澡出來我嚇到了,他們兩姊妹對著被子喃喃自語。

我: 你們在幹麻? 

瓜: 我們想像在玩Among US 

我: 對著這床被子? 

二: 對啊,你沒有看到這裡凹凹凸凸的跟太空艙很像嗎? (哪裡像…)

我: 那其他人呢? 

二: 放在我們腦子裡,我們用嘴巴說

................................

我…完全無法理解

瓜: 你去玩一局Among US就知道了啦!

我玩過啊... 這不是我幫你們安裝的嗎?!

開學之後好像有一段時間沒看到他們一起這樣玩了,往往看到都是二瓜自己窩在角落喃喃自語地玩。二瓜現在會抱怨姊姊都不跟她一起玩卡牌了,都跟同學在線上聊天

我特地為他們姊妹保留的星期三下午變成了各玩各的。

唉,終於這一天還是會到來的啊…

我只能非常遺憾地跟二瓜說,即使他們只有差二歲,但畢竟姊姊會比你早進入青春期,他會開始比較喜歡跟同儕在一起,有一天你也會這樣,這是不可逆的。

那些說過的甜言蜜語 我不會的,我一定會跟媽咪出去玩那些睡前聊一下就是45分鐘的podcast,你真的要放下。

 

珍惜檢查功課的時光

隨著小瓜升上高年級之後功課量變少,我反而突然覺得要珍惜能檢查他功課的時光,因為再來可能就看不懂了

過去我常主張功課是小孩自己的事,應該要自己檢查,就算檢查有誤,只是因為媽媽假裝有檢查或是視力需要做檢查絕對不是智力的問題, 也是小孩的錯,畢竟產婆不能包生的。

中年級雖然是功課量最多但我反而覺得是最不需要檢查的時候,低年級的時候需要陪伴他們建立規矩、高年級則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藉由看功課的對話展開了解在學校的情形。

於是這樣想之後,對小瓜不論是數學作業裡複雜的計算或是社會自然長篇的題目裡,都變得有耐心起來,畢竟人不是全知,如果你都不知道在學校一天長達八小時他會了這些那些,你們之間會愈來愈沒有對話與對話的空間。

 

練習尬聊

每天回來小瓜說她下課都跟以前中年級的同學打牌,二瓜說她都在看樹(也太悲慘,二: 不會啊,我現在視力只有0.8應該要多看樹),慢熱的個性為了開啟他們尬聊的能力,相信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進行了為期一個月只要每天能與三位同學聊上五句,就可以加點。

二: 那收作業時問別人有沒有帶作業算嗎? 有人擋住我說說借過算嗎? 

我:呃.............不算。如果那個球丟過去只有句點就不算是「對話」

例如你可以對某A的鉛筆盒或是筆之類的產生好奇開始問哪裡買的,或是同組打掃開始聊櫃子裡的大蜘蛛之類的。

旁觀的我,忍不住覺得還好我已經長大了,就算不想做也不用勉強自己。

 

颱風夜的俗女2

為了繼續追俗女,我們又變心到了CatchPlay,我覺得2比1多了更多深刻的議題、包括中年危機、遠距戀愛、青春期點滴、退休生活、單親與價值的選擇,夢想與現實的選擇,人物更立體,也更催淚了。

貼近著故事線看著每個人的困境,試著帶他們更能立體地同理背後的成因,而不是看到只有單面向的結果。

例如,當我們看到單親家庭的同學,也許他們的爸媽也曾有一個我們沒看到、為著舀不舀水洗澡價值觀不同爭吵的畫面,

我們看到常為小事亂發脾氣退休的阿公 ,也許我們沒看過他過去在中藥行為客人開藥時的風發,

又或像當著社畜的我們,過去可能也有像蔡永森一樣的夢想,但為了心愛的人,我們可以放下

例如小孩因為本位,覺得因為烏龜都長很像,所以那個被釣包的「雨傘」就不會被發現,但如果是我們家的倉鼠「焦糖」被釣包,我們一定會立刻發現。但我覺得對主人來說,每隻他的小孤狸都是獨一無二的,那只是因為你們沒有養烏龜而已。

而二瓜看著小杜脫口罵出了:「狐狸精!」讓我覺得特別好笑,秒懂三角戀與偷吃。

哈哈,只是狐狸精本來不是在講女生嗎? 看來我家的性別教育教得真好。

BTW,+0與天母有確認者足跡同時在中秋佳節出現,真是一種讓我覺得很無言的狀態…

小瓜合唱團錄的謝謝老師mv,第一次覺得人矮也是有好處的

 

~中秋連假~

跟媽媽的行程…就是操

放假第一天的下午盲爺還在與學生奮戰,於是一打二在附近騎個腳踏車,如果是跟爸爸就是運動公園騎個二圈就可以下班收工去on the road買冰吃。但是跟媽媽就是冰吃不到就算了(但有買卡),還要繞去芝山巖爬一趟山,下來母女三人都鐵腿。

image

image

 

中秋玉兔馬卡龍

本來媽媽提議是走北海岸到萬里買蟹吃爆,結果女生宿舍三人(?)不想流汗與塞車,盲爺在急迫的救生欲下,立馬生出做甜點行程,於是我的螃蟹扣打就被挪去做甜點了。

好久沒到師大了,都沒有人,果然連假反其道而行不錯。上次繪本課後在西門町做餅乾與馬芬的練習做已經是6歲5歲時候的事了,這次做的是難度比較高的馬卡龍與慕斯。

我真心覺得SOP控小瓜很適合做甜點,因為甜點就要的就是繁複精確且高度專注。

 

見識快閃盲媽的埔心牧場

終於見識到盲爺常說他家族的快閃出遊模式,有時候只是問一個奇檬子的。

遊園車繞完一圈之後,因為連動物都可以聽成購物並且發現這是一個完全無法瞎拼的地方,就閃人離開了,前後剛好半小時,留下一臉錯扼的我們這一家繼續把行程走完。

如果不是為了帶二瓜看水豚與賽金豬,我實在不想在這麼熱的天氣來看動物們昏睡。

羊毛出在羊身上,以後農場與海洋樂園門票都應該賣到1000以上,才能供得起他們更舒適的生活。

 

維持儀式感

雖然沒有往年大吃特烤明明是在我家結果宗哥煮到翻掉的中秋家族聚餐,但是還是有小朋友的土司夾肉與莫彩曦介紹的美國露營經典S‘more小吃小聚小烤一下。

image

用烤肉土司乾杯 

 

共處一室

image

家長們才剛經歷過三個月的密室逃脫,錯過了端午總算等到中秋連假,整個就是呈現一種爆發式的出遊,國135新聞報導都是大停車場。我們因為暑假才剛從臺東回來,加上開學很忙,完全沒心力規畫逃脫plan。

每天出門前才想行程,每個行程一開始都被打槍,都說只想待在家裡,到了最後一天,真的應小孩的要求宅在家裡了,果然結果出奇的差。(一整個就是口嫌體正直,我突然理解了他們不是宅,而是不威不有趣、太熱太累的不要端上來佔扣打)

有時候我會覺得在家沒辦法放鬆? 為什麼我們無法與家人共處一室? 因為盲爺會抄著電腦加班、我會卯起來哪裡看不順眼就想打掃或是寫部落格、小瓜會吵著要我或妹妹陪他玩,二瓜會抱怨她不要跟姊姊玩、她要自己玩。大家放在家裡時,自我感會放大,任性地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沒想做的事的人(也就是小瓜),會纏著別人找出他能做的事。

這也就是連假出遊的意義,想辦法把一家人困在一臺車中、塞在車陣中,必須透過外力、透過友人、透過各樣的形式與儀式,完成一家的團聚。

參透了之後,去哪裡都變得沒有關係。

因為我突然理解,對我來說旅行的意義,就是一家人在車上的那段時光(盲: 誰要跟你一樣窩在車上,五星才是出遊的意義!)

明明是1.8後座也只坐二個人還是可以吵來吵去說很擠。(因為姊姊會暈車要橫躺)

一個因為二瓜老師搞笑地上課說了「威武~」(自由派的這代對這種威權感到新奇而荒謬得可笑)之後認識了的包青天,自己發展畫出來的心智圖,姊妹整路可以發展出主題曲(直接KO 胡瓜)、QA包青天的完整個人檔案與人設、還有包青天的機智判官生活。(有這兩張嘴我家真的不需要平板)

明明已經在出遊,媽媽還是可以看到一個點就自言自語地在自我小宇宙哲學思辨起來,目的根本是把一家人弄昏。

駕駛明明在開車,但因為一直打盹,副駕太太一直在賣蜂蜜不純砍頭與後座女兒一直演尚氣飛踢。(真想叫他閃開,讓專業來

然後這些場景、這些畫面,不管下次的出遊地點是哪裡,都會不停地一再上演一遍,變成一個永恆的記憶點。

 

華山木育森林

於是從二點可出遊的地點查到四點,最後中秋夜還是決定去找朋友投靠人師。

我覺得在華山木育玩耍真的是很療癒的過程,無論是摸著溫潤的木頭、聽著音樂盒般流洩的音樂、看著物件觸發的連鎖機器原理,緩緩發生所帶出來的動作,這些都是高速聲光音效現代化的AR/VR所不能取代的樂趣。

watermelonilov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戰火下的小花

lonely是什麼意思? 過去的英文裡只是一個中性地表達的一個人狀態,不是negative的負面詞,我想每個當媽媽的人都能更能深刻體會,不然就不會有; 「姊熬的不是夜,是自由。」這樣的說法。

姊現在也是利用回家前的三十分鐘, 站在法雅客(沒辦法附近只有這間書店)或是打開Netflix,重拾自己的主題興趣與趨勢觀察。

然而lonely在中東國家應該又是有不同的意義。

從《茉莉人生》《藍色大樹》《追風箏的孩子》《燦爛千陽》到《戰火下的小花》,我對伊斯蘭國家的認識都是從文本來的。

如果不是美軍從阿富汗撤軍,如果不是911滿二十年了,我會再打開這個議題盒子嗎?  有時候我會問我自己,為什麼每次有issue才會看,我糾竟想在這樣的文化、這些悲劇裡裡獲得什麼? 

《衣櫃裡的讀者》最新一集的讀者Q&A解答了我的疑惑:

讀書最重要的不是建立自己的觀點,而是拆毀自己的觀點。

這樣來說,之於還在摸索、混沌與建立的孩子們,其實並不是最主要的受眾,大人才是,他們也與我們一樣需要經歷建立與拆毀的過程,當然能經歷愈早,壇能拆得愈早,但往往這種事也是很看天份與環境的。

剛好看到新聞提到911,二瓜說是地震嗎? (呃…那是921),我說是飛機撞大樓,是追小花的那群人。

image

法雅客雜誌區幽默的擺放

 

給我勇氣的Hook

下班車上的yt隨選,看到了一個專拍實驗娛樂片的可愛女生Hook,有幾個會打到我的元素: 工具王、玩音樂、理轉文歷史系、性別認同甚至…獅子座客家人…。(本人根本標阡王)

在許多看似白爛的實驗中,辯證許多人生的哲理,人生應該是可以經得起實驗的,而不是下好離手就傾家盪產。

例如「一週只吃某種食物比較困難還是每天選擇吃什麼困難?」

對我這種無聊的有選擇困難的人來說,當然是每天想吃什麼困難,於是我也把問題拋給小孩,問他們要不要三天挑戰只吃某種食物? 結果他們跟我討價還價一天就好、甚至挑戰只吃「飯」就好(超廢…這應該不叫挑戰)。 我忘了小孩是挑食獸,比起只吃某種食物,當然是每天都「被規定」吃什麼困難! 

像這種很會講內容的知識型時間型yt在臺灣就是很容易被挑戰學歷,會好奇是一定,但為什麼不能內容直球對決就好? 台大歷史系當然很威,我就有認識一位,但讓我記得的不是他們的學歷,而是一種態度。

讓我想到盲爺追的《無照律師》最近進入了高潮,Mike無照執業被捉到,甚至影響了整個事務所,愈精英的系統愈要求血統的純正。

看到關於刺青這集,我當下…真的突然能理解會去刺青的人為什麼會去刺青,那是藉由疼痛向世界宣告你的身體是你最後的處女地,那是沒有被社會剝削過的人不能理解的想法。(然後結果hook可能本人表示我只是想帥)

看到Hook「女扮女裝」的影片,哇咧…怎麼這麼噁心,而且如果她做這樣的打扮看起來就好普通,人真的要做自己才有特色,這些都是我覺得她帶給我的一些力量與啟發。

我唯一的concern是…85年次,我25歲的時候還在吃土嗎?

 

合唱團的MV錄製

早上第一節小瓜可以出公差因為合唱團要與佼哥一起拍防疫MV,還有神秘嘉賓小+0,據說之後還要站上國家音樂廳(Delta沒進來的話),這一輩的有資源、老師有人脈就是不一樣 ,比我們還早的一堆成就解鎖。

image

是說怎麼突然間就長這麼大了…

image

 除了拍MV,除了與朋友的社群之外,社團活動除了主要的main build往往還會開發出意想不到的延伸,例如小瓜某天突然很興奮地跟我說,我會輸入日文了!

因為他們練唱的歌曲有日文歌,她為了上網找出來youtube練習,於是找出怎麼用50音的羅馬拼音輸入日文(雖然google翻譯也可以做這件事),我想到曾經幫他找皮卡丘與伊布的好朋友片尾主題曲開花結果了。

有時候當你夠想要的時候,你就會想出解法。

 

國小就有(自己的)教師評薦

星期五晚上在高島屋的紀伊國書屋,邊逛邊線上聽完了二瓜的家長日會議之後,打破了我對男老師的刻版印象(例如粗心、很兇、功課少...)。二瓜的老師我覺得非常有幽默感、很正面也很細緻,很會鼓勵孩子,尤其他們108課綱下各科各別都需要大量繪製心智圖,老師會在課堂上引導,回去課文就背起來了,第一次見識到心智圖的厲害(井底之蛙)

image

一樣的課文,以前小瓜的班上都沒有畫過心智圖

另外是二瓜回來就開始數算過去與現在的差異(秋後算帳發洩情緒),我家小孩從小就喜歡做量表,二瓜在一、二年級就有一本「死亡筆記本」,每天紀錄下她認為老師不合理的作為。到新學校之後,為了了解他的新生活,邊聊到老師的時候,我說:「耶,你可以像上次一樣,把老師每天做『特別』的事情記下來呀。」

然後就出現了這個正負列表,還有星星評分。(請家長如果也做這樣的事時,是參考用量表,而不是算帳用量表

image

直接叫老師「丁丁」,你們很熟嗎? 通篇的重點就是老師「很搞笑、裝可愛」, 搞笑很好啊! 充滿自信的人,才不需要以權威去壓制別人(二瓜: 你是說爸比嗎?)

我看完唯一的comment是不是每天一定都有好與壞事,所以blank應該是被允許的,然後可能因為是空降,我莫名奇妙被老師邀請成為班代。

當然以前也有比較好的部份,例如現在就討厭上體育課。以前有風雨操場,超過32度就不能出操,太熱就會去有遮蔭的風雨操場,現在這裡都沒有樹蔭與太陽直球對決(身為本區最老的國小,樹為什麼會這麼少!?),二瓜的排汗系統較差,只要曬一下就滿臉通紅以為喝了一手啤酒,但像這種敖嬌的抱怨我通常直接忽略。

還有例如新班遲到要倒廚餘,除非有理由。現在學校比較遠,一直以來早餐又當buffet在吃的二瓜,與廚餘交手為必然;我只會說是你自己做了與廚餘共好的選擇,何況你有沒有想過家裡的廚餘都是誰在處理? 你以為他們有選擇嗎? 

但盲爺想到明明二瓜是帶便當又擔心污染,還是覺得不妥。

另外就是資優團班的課是星期五下午,週間有小組討論課與選修課,選修課有文史、數學與創意,不用說我知道二瓜一定會想報創意。我本來以為創意課會爆滿,結果竟然只有二個人報,大家都去數學了,我想一方面是因為男孩比較多,另一方面應該是家長的意向。

image


 

 多才多藝的耳毛老師

小瓜的台語老師就是二瓜的課後畫畫班老師,於是回來又多了很多共同話題,因為他們上台語課的地方就是上畫畫課的地方,被畫包圍學語言,也太沙龍太讚了吧這環境。

我本來超級滑坡,本來覺得耳毛(=耳朵裡長毛) 一定等於外省,外省主力一定等於張大千路線的中畫水墨畫,但忘了明明二瓜學的是粉彩與壓克力。

原來是陳澄波路線。

小瓜第一堂的台語課耳毛老師就講台語英文的諧音笑話講好講滿,以笑話為語言出發有創意我買單。

 

每次都拖到最後一刻畫的美展聯賽

       怎麼覺得這個場景很熟悉,即使轉校了還是如影隨行, 唯一好一點的是從三幅變成了二幅(?),因為每次二瓜看到聯絡簿上的單子才想到要參加,而且會堅持要參賽,然後就要花上一至三個晚上趕出三幅四開的畫。其實我覺得這應該有它封閉的小圈圈,例如老師、畫室、評審還有全國性規格,像我們這種亂入的真的是來當墊背的,但我每次都還是選擇陪他畫完,因為我不希望他們覺得知道徒勞無功就選擇不做 ,畢竟人生大多數的事不都是徒勞無功的? 

我都還記得主題: 第一年沒畫完〈美人魚〉、〈煙火〉、〈動物園〉,第二年〈地圖〉、〈日月潭〉、〈超人阿公〉畫完了但草草了事,第三年〈信心〉、〈倉鼠的瓜瓜派對〉

第二幅的主題〈倉鼠的瓜瓜派對〉,在第一幅畫完之後邊蒐尋邊思考才臨時發想出來的,希望以他看過或是經歷過的畫面為主題,或是能與他的生活、喜好結合, 於是從我們看過的「貓美術館」為發想,主角改為倉鼠。

image

二瓜畢竟加減學過,真的跟我很有默契,說明完就可以catch到要傳達的感覺

至於下標時,我本來找「一群人吃喝的名畫」結果出現了《最後的晚餐》

呃…這樣太沉重了,所以就改成〈倉鼠的瓜瓜派對〉->這要有養倉鼠的人才知道它們有多愛吃葵瓜子。

image

重畫一幅八開變四開。二瓜問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既然本來的命名是「海上的『小船』」,重點應該在小船,但為什麼小船從頭到尾只畫1分鐘? 

我覺得有道理,於是標題把它改成〈信心〉:  「耶穌說:“你們這小信的人哪,為什麼膽怯呢?”於是起來,斥責風和海,風和海就大大地平靜了。" 」馬太福音8:26

 然後我們陪他一起畫到十二點半! 還是老話一句: 小孩有想法,我們就想辦法,只是下次可以平常就預備一些庫存、不要每次都臨時抱佛腳嗎?!

 

郭益蘭結案 

郭益蘭是誰? 為什麼叫郭益蘭? 

二瓜以前在去新郎家玩之前,說她做了一個惡夢: 新郎邀請她與郭益蘭去她家,結果只有她去,所以只剩她與新郎兩個人超尬的。

我: 郭益蘭? 哪位? 你的新朋友嗎?

二: 不是啊, 就是古意人啊(台語) ->耳背的媽媽

哈哈哈哈…原來她不姓郭啊!

又因為郭益蘭非常聽二瓜的話,所以我們就叫二瓜是「郭益 leader」,然後她就會很開心。 

二瓜數算了一下過去一二年級第一個交到的朋友騙走他的卡第二個交到的朋友又很情緒化又愛搞派系, 好不容易郭益蘭算是拍子比較對的,於是她也是下重本感情在益蘭身上。

停課期間開啟了email與實體交錯的寫信風潮,看到姊姊一直都有朋友書信往返,她與益蘭(拉麵) 也往書寫了一二回,但隨著暑假到來,線上課停課,她與益蘭(拉麵)也緣盡於此。

最後一封信寄出在開學前,每天她都會要求我打開信箱看她有沒有回信,一次、二次、三次...直到姊姊看不下去了,在學校遇到益蘭(拉麵)直接問她有沒有收到她妹妹的信? (姊姊你好球! 媽媽都開三波信箱了,還沒察覺到她的在意)

她只回了一聲:「哦,有。」然後就沒有了。

image

所以,她不會回信了。

即使媽媽設提醒每天傳chat message給二瓜,都無法取代朋友的反饋,她不懂她為什麼不回信給她,她們不是明明在學校很要好,為什麼她不回信給我? 

這............

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例如不是每個人要做什麼家長都會支持、也許她沒有漂亮的信紙,媽媽又不帶她去買,所以不好意思寄給你(連這個爛理由我也講得出來)

或是其他我不忍說出的理由,例如其實她跟大家都很好不止有你,或是你對她特別好的期待其實她並沒有接收到。

我想過是不是邀請益蘭(拉麵)來家裡玩一波就可以解套了,但事實上心裡明明也知道,強摘的瓜不會甜,更何況自己又不是瓜農。

看著她難過的眼淚,我感到手足無措。

這就好比如果今天自己女兒今天遇到了渣男,我選擇的是說其實他不是故意辜負你、他也是身不由己;而不是點醒她你靈異吸渣的體質要早點化解。

隔天益蘭回她短短的email訊息,讓就她變得很開心(好卑微),令人感傷的是,成長就在此發生了,也許她以後再也不會為這樣的離別,滴下任何一滴眼淚。

 

恐懼的理由

這集的台通聽了介紹克蘇魯文化,聊恐懼,原型是一種邪教招喚古神的恐怖方式。

當你發現no matter what it is (體制、政府、故事、假消息…)不告訴你過程、不告訴你細節,不告訴你真相,只告訴你結果,你只知道片段可以去拼湊事實時,那麼你就會產生恐懼。

恐怖的地方除了未知,另外在於一般人都只知道部份線索/現象的一部份,但完全不想探究, 於是不要害怕未知、在不疑處疑,正我們需要破解恐懼的公式。

其實不管從小孩、從關係的調整、從朋友或是陌生的youtuber, 最近給了我一些『對自己更好』的勇氣,因為當年紀愈大,金錢的使用受限,對未知的風險承受愈低時,往往牽制了我們對突破的動機。

我現在選擇不想這麼多,不一定要達到什麼樣的vision, 就是去嘗試,因為唯有讓小孩們看到我們的掙扎,看到我們正面迎擊未知、克服恐懼,他們才能像我們從別人那裡一樣地,得到力量。

 

 

 

 

 

 

 

 

 

watermelonilov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開學第一週的慌忙

雖然星期三才開學,雖然上班族該上班也還是照常上班,但不知道為什麼白天遠距的心裡還是會跟著有一種慌慌張張、忙忙亂亂,擔心轉學生在新學校過得好不好,擔心舊生新老師與同學習不習慣?

於是第一時間接觸到案主的人就跟第二時間的人速速報備。例如盲爺送完就傳給我二瓜的上學照,我則回覆盲爺 他們回來之後跟我嘰嘰喳喳的對話。

小瓜說她覺得她還好,即使因為重新編班,但因為其實以前有些人已經透過朋友的朋友、社團或是平常的觀察,多多少少側面有了解,並不是完全的陌生,旁敲側擊的觀察型人格跟耳朵眼睛從來不打開的貝多芬媽媽完全不同。

我: 這樣啊…那這樣比起來你妹真的很勇敢。

 

叫我系主任

只有六集非常輕薄短小,我自己利用週末的時間追完了,藉由美國最高殿堂茶壺的風暴,大展身手修理刻版印,不同於俗女,這些議題對小孩的門檻有點高,所以他們就沒有一起追了。雖然我不是在學術界討生活,但除了那些英詩、文學以外,我覺得我好像很能理解那些鬥爭、那些虛無主義、那些官僚、那些討論性別、種族、權勢與刻版印象。

一個非典社會角色收養孩子的烏托邦結局,一個戲劇總是令人心生嚮往,但一想到是文人渣男就秒醒。

 

資優班與高年級的線上家長會

先登場的是上星期五二瓜資優班的線上家長說明會,校長簡介說明是希望孩子能獨立思考、發揮想像與創意,有共同課程、有選課、有抽離原班,過程充分與家長溝通,家長們也沒在客氣地問,像一小群人在公立學校進行的實驗學校課程。 

星期六則是高年級小瓜的家長會,半小時就結束、不開放提問、不用愛心家長,也不用選班代(該卡位的早就在會前卡好),開完會老師直接退出班群,怎麼覺得也不過差一年,就好像立刻要把他們推向獨立成長了一樣。

兩邊都讓我有點震撼教育到。

 

尊重差異

我覺得盲爺家真的是很能落實尊重差異這件事,從一大早吃早餐的速度就可以看出來。例如二瓜吃飯很慢,每餐都當buffet在吃,視時間為無物,吃到她高興;但是姊姊一早就有合唱團練習,每次被動作慢吞吞又會賴床的腳邊人妹妹拖累遲到,就會很不爽,於是即使是唸同一間學校,盲爺還是要分批送他們。

即使是課後社團、北體的夏令營也一樣,兩個人喜歡的活動不同,所以盲爸一個禮拜分好幾天、記住不同的地方接送。

我常覺得二瓜命好,這如果在典獄長家,如果是我,就會被鞭到臭頭。

小時候盲媽或是我還會刻意想買一樣的衣服打扮他們,等到小瓜中年級尾聲,洋裝幾乎已經消聲匿跡在她的日常生活中,但是浪漫愛幻想的二瓜還是很可以 ,所以就接姊姊的一併收。

 

原來我也有影響力

小瓜的好友來玩,她媽媽跟我說她離職了,一部份是因為我的啟發;完蛋了,這波我們聊天的內容是......如何重拾核心小家庭的生活。

image

小瓜與她的手做同好一同打造了倉鼠的放風小天地遊樂園…中間是紙板、冰棒棍與熱融槍做的溜梯,在我看來怎麼覺得很像一座祭壇XD

image

還親手以燕麥奶與低筋麵粉做了發糕打造了它的最後一餐, 為它製作鮮食蛋糕

以推入火坑的畫面,看來我所言事實不假

image

星期日傍晚帶小朋友到鼠界佛光山朝聖,看著愛鼠協會裡滿坑滿谷的中途鼠天竺鼠車車,還有比貓大、尾巴比麻繩還粗(尾巴決定可愛的勝負)、眼發紅光、體形壓制、一副我人瑞攤散在籠裡的大白鼠, 真的聖光充滿到會讓我嚇到尿出來。

 

影像整合的聖靈感動

我要安靜知你是神,我想剪下感動的瞬間,我希望每個禮拜能以這樣的方式,回應上帝的聖靈感動。

一開始一定還有很多改進的空間,但我相信持之以恆地做,技術與問題的門檻會愈來愈低,創作會愈來愈直覺,愈來愈能帶出我想要表達的意象。

來源: Musixmatch
作詞/作曲:Reuben Morgan
《安靜》歌詞 © Hillsong Music Publishing Australi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RgF25YBIg
 

運動夥伴的應許

車子轉進去社子橋迎星碼頭的時候,我突然想起了,我前不久的禱告,我希望上帝能為我預備運動夥伴,那一刻真的有一種毛骨聳然,這麼渺小而微不足道的事,以我這麼被動又猶豫不決的個性,以這麼令我完全沒想到的形式 (不能打打羽毛球或是騎騎腳踏車「就好」嗎?)。

小戴表示:不喜歡被放在「就好」的類別。

 

辛苦的前線同學

沒想到再來天母竟然是只能探監隔窗相望,想到晚上我們竟然還在美琪的隔板與小孩上演探監就覺得自己該死,辛苦啦,同學!

 

 

watermelonilov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未命名設計

盲: 哇~好可愛,我要幫我學妹拍照 (明明最小件了還是oversize)

瓜: 好醜,像一顆橘子

我: 也很像囚衣(心底就是覺得穿制服就是一種制約),為什麼男生可以穿藍色,女生就要穿橘色? 以後等你進去之後一定要寧靜革命一下

...................

一套制服(運動服) 各自表述

 

有記憶點的兩部片

就在疫情期間,在二瓜的同意之下,我們在最後一刻把二瓜的安置同意書送出了。 

也就意味著: 三年級開學以後的二瓜將轉學到她的幼兒園、盲爺的母校,過著與姊姊不再同校的生活,也就是之前一直讓我猶豫再三、最終要步上自己的旅程了。

回想做出這個決定之前的前一個禮拜,有一連串的事情發生。

我們剛好看了兩部片,一部是《天才的禮物》,另一部是《天生小棋王》,一個是從uncle與grandma的角度,另一個是從爸爸與媽媽不同的角度,如果剛好兩部都看過的人,應該很能理解他們同樣打到為人父母內心的感受。

這是我與盲爺常常在辯論的命題:

當你發現她可以的時候,你應該『更』她嗎?」 

Absolutely! 對於專業就是在更學生的直播主, 這完全不是個問題。但我覺得今天的結果也不是你更出來的,之後再更會有意義嗎? 我會覺得她只是思考靈活一點,想法成熟點,也不代表什麼。

應該要問的問題是「目前需要改變嗎?」「改變之後可以承受嗎?

 

目前需要改變嗎?

某天晚上二瓜第一次與同學線上視訊,不像其他同學久沒見面,東玩西弄電腦,吱吱喳喳聊不停,她選擇整路不開mic. (但她還是有上線)

我內心裡是期望分班的,不單單是因為人質在別人手中 對多元價值包容的觀念不同,另外是班上同學每天上演花邊教主劇情也讓我很煩燥,但本來三年級就會分班了,有沒有轉校有差嗎?

反正都要分手了,移居巴黎或是八里有差嗎? 可能還是有差,如果EX還在臺灣,去淡水時遇到的機會還是有的。

我覺得隨著年紀愈大,老師的影響就愈小,同儕的影響就愈大。但老實說你遇到的同儕是什麼樣貌,真的也跟你是什麼樣的人有關,然後彼此交纏影響,然後往一個正迴旋或是逆迴旋,這也就是為什麼一大堆父母不惜成本、處心積慮買房買籍,要把自己的小孩往所謂的好的地方送,為的就是打造一個一路往上的正迴旋。

你喜歡跟什麼樣的人在一起,你遇到的同儕是什麼樣貌,跟你的個性、你的人格特質很有關,而這也是我們對她的擔心。

渴望獲得同儕的認同的人會怎麼做? 該怎麼做? 在環境中自然會操練成長當然也是,但也怕還沒成長就掛在路上。

 

改變之後可以承受嗎?

決定離開原來的學校的話,就代表人質可以永遠脫離別人手中,花編教主不再續演(但之後也可能上演《怪奇物語》之類的),就代表以後上下課姊妹接送是不同的學校,下課不再能共用姊姊的同學,一起玩鬼捉人,不再能一起聊著共同科目老師的點滴,代表那些共同生活過的學校空間,共同互動過的人會漸漸淡出她的回憶,代表以後星期三、五下午不再上直播主的課,也代表與補習班同學、表妹的分離,因為困在同一空間圍城之際,一起寫作業、想遊戲玩的過程,都結束了。

每每想到這些,我就出不了手。(連提都不敢跟她提)

直到已經到繳件deadline,盲爺說特教組長跟他說: 「讓她去試試吧! 如果轉學之後,適應不良也可以轉回來。」

反正,大不了就浪費制服錢而已。

人生大多數的決定之所以這麼難做,就是因為擔心沒有反悔的機會,有機會就簡單多了,雖然可能又要砍掉重來。

於是第一次我問她她說:「我不知道,你希望我去嗎?」

第二次盲爺問她,她答應了。

真是意想不到的事。

也許她有一部份也是不想造成父母的為難。

我覺得一路打到季後賽到現在,我想上帝是有祂的旨意,我們就給自己與小孩一個機會吧!

我們不同意,是因為不捨得,因為我們知道她懶散、依賴、自我、愛撒嬌,如果學校沒有給她足夠的安全感,那至少家裡是有的 ;

我們同意,是希望push她一把獨立,但想到之後一切的改變,我卻也不忍老淚縱橫(盲: 你就是媽寶養成班的班導師)

 

?隊友神救援

就在繳件完成之後,某天二瓜冷不防我在刷牙她在洗澡時問我:

二: 媽咪,你不是說我考過資優考試也不會轉學,因為接送的問題嗎? 而且,我去那裡一個認識的同學都沒有。

我: 呃…那是因為我們還沒告訴盲爸盲媽,所以接送問題還沒解決啊! (準備上學的前一天才跟接送人稟報,每次都是先斬後奏,買房已經一次天翻地覆,現在又來,這對夫妻到底什麼時候才會學到教訓啊!!)

而且…其實,我壓根都沒想到你會考過。(這位媽媽也太誠實了!!)

二:吼~~~

所以意思是我們一路騙你不會轉學,結果還是讓你轉學了嗎? 哦~不,不是這樣的、不是這樣的! 

見吃了誠實豆沙包的太太,在浴室的角落被逼到語澀,神隊友立馬出來神救援: 

盲: 你三年級之後也會分班不會與現在的同學同班,也許你那還有機會幼兒園的同學「雨鞋」同班啊!

而且我們不是基督徒嗎? 基督徒不是要傳福音嗎? 那裡剛好離教會很近,你下課就可以帶同學去教會啊!

(哇,這樣也可以牽,我真是太佩服你了!

 

提早的高年級生活

開學前二瓜又又意有所指地說:「唉~沒想到我要提早過高年級的生活了。」

我: 什麼意思?

二: 星期五下午要去資優班上課啊! (高年級只有星期三是半天,其他是全天

這是換小瓜跳出來神救援

小: 你轉去不就是為了那星期五的下午嗎?  而且我們早就已經過高年級生活了,之前下午三五都還要去補習班,現在至少星期三不用,我同學很多在安親班的從一年級就在過六年級的生活了好嗎?!

「好哦~」謝謝小瓜,也不枉我越獄把你們從直播主手中救出來。

 

IMG_0602

我親愛的二瓜,希望你不幸成為盲爺的學妹之後,在新學校交到新的好朋友,新生活過得充實愉快~上帝的祝福與你同在

 

watermelonilov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暑假除了過去平常七月半的迎小鬼、今年還有加碼恭迎直播主鳩佔雀巢 鳳還巢,相信大家的貢品與荷包都損失慘重;隨著9/1即將開學,書包收好了,該趕的作業趕完了,新班該加的班群也加好了,即使因為不讀line該繼續被爸爸排擠的媽媽的line也加好了,終於把小孩送回學校之後,生活即將變得相對正常與規律。

小瓜考量開學後功課量的忙碌與日復一日內容的相似性,決定選擇不繼續寫中英文日記,但開始朗讀英文聖經;而二瓜則是決定繼續寫下去。

我自己則是在想要繼續寫防疫日誌嗎? 還是依照事件與感受,最後決定還是要週更地寫下一週的點滴,因為生活的變化往往就是存在於這些細節裡。

12週的變化也許沒有你想像的多,但其實可能也不少,在暑假結束前我還是想寫下疫情期間我家的一些變化: 

1. 影城倒光,小孩離開了2D卡通,開始能全家一起看電影、影集、追劇,16+ 性教育都在其中被偷渡了。

2. 直播主為了在鏡頭前裸奔(?)因為線上課程說穿了就是就是脫衣舞孃,必須使出渾身解數,脫光光讓人買單,進化了很多隔空抓藥、社群線上與心理諮商的技能。

3. 我與小孩變成了網友,二瓜上班時間常常Chat就是早安午安晚安安安你老母,比我還提早老化傳早安圖,我懂了無論長輩與小輩,寂寞的滋味其實是一樣的。

4. 選擇精進的不是廚藝,而是選擇外送的能力 

5. 選擇職業訓練而不是夏令營燒錢,摺紙、黏土、羊毛氈、袖珍屋…以後可以去創意市集賣錢不會餓死

6. 今年夏天的東奧讓我們留下運動賽事共同的DNA

7. 終於養成了睡前用牙線、寫日記、過敏治療、起床要刷牙(?)的良好習慣

8. 台東之旅之後將改變AB點以往只有飯店、游泳池與Buffet的旅遊方式(有可能嗎?)

9. 無論長短,睡前禱告習慣的養成

10. 正因為更深刻體會人生短暫,生死無常,重心回防,要避免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讓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進入自己的生命中。

 

「好哦」與「偏不」

這天在車上,小瓜在我名詞解釋大傳道完之後,故意用冷淡的語氣說了一句:「好哦」,然後一車的人都在學「好哦」,我自己也覺得好笑,幹麻這麼認真,又不是每個在路邊停下來問釋迦一斤多少都是真的要買的人。

當我故意用Chat 偷渡我覺得好文章時,他會故意學巴迪熊(豆豆先生的玩偶)說:「我偏不要讀。」

哦~十歲保存期的味道已經漸漸飄出來,硬上是不行的。

 

每年最後衝一波都是跟人師

FB跳出來2016為了看八月最後一個週末有放煙火衝六福村,今年則是淡水漁人碼頭福容。雖然平常是會一直糾你吃喝玩樂的壞朋友, 但其實是真正遇到困難能幫你點出盲點的關鍵人。

IMG_0581

IMG_0575

少了導遊人師我們台東直接吃泡麵打回原形

 

終於回教會實體聚會

IMG_0584

線上聚會總是無法取代實體的聚會的,因為缺乏了肢體,缺乏了凝觀。師母說這次回來終於突破小瓜心防(?)與她聊上比較多句,我怎麼覺得這句話是在對我說的!?

掃描全能王 2021-08-29 12.25_2
大江健三郎的《靜靜的生活》,這才是手足的真諦,我好喜歡這樣經文與文本交錯的分析 

經文: (約 9:1-3)
「1.耶稣過去的時候,看見一個人生來是瞎眼的。2. 門徒問耶穌說:拉比,這人生來是瞎眼的,是誰犯了罪?是這人呢?是他父母呢? 3.耶穌回答說:也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顯出神的作為來。」

林義順 長老
一、先天性視覺障礙/無法解決的絕對性問題
二、論斷的眼睛/漫不經心的人
三、愛的眼睛/超越絕對性問題的決心與努力

沒有回來不知道自己的渴慕, 沒有回來不會被這麼真實地被安慰到,不會了解看起來是愛你的仇敵但卻是彼此照亮扶持擁抱,做不到雖你我不一樣我們一路唱走往祝福的方向,沒有回來還是會選擇獨自飛翔,不會了解我們愛,因神先愛我們,神總是知道我們的困難,我們的軟弱。

 

回家喝喜酒(誤)

因為體諒剛為國捐軀剛打完高端疫苗的宗哥的辛苦,於是回家直接叫一桌經濟實惠的海霸王,不趁這時間佔餐廳便宜什麼時候佔餐廳便宜(literally),搞得想拿起酒杯跟新娘新娘敬酒(喂~)

IMG_0588

久沒接觸人群,我覺得我的心反而變得更寬闊,不管是罵著高端只是政府炒股的陰謀,或是明明挑疫苗可是怪預約系統有問題,都能微笑以待,不以一己去否定別人認定十幾年以上立命的價值觀只是一場荒謬。

Willson待在荒島同溫層待太久了,有看到人就好。

 

 

 

watermelonilov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每年等到了暑假八月下半,就是盲爺終於放假可以出遊的時間。他曾說過等小瓜他們十歲以後,出遊的行程就要交給他們安排,於是這次的台東行程,我們就開始手把手教學,開始合作與交棒了,反正…我們做也不會比較好,也是每次到了現場才google。因為以往我們出遊都交給明明都各自有專業,但出遊規畫起來不輸導遊的朋友們,所以這趟完全是隨性之旅的家庭遊記,是小孩的實驗性之旅,既不是業配,也不具高C/P的survey. 

小孩的工作:

找出地圖與google map 了解台東位置

參考有興趣的景點規畫行程

選擇其中一間的民宿(因為這是盲爺最大的讓步了,另外兩天他要住飯店)

自己打包行李 (連過敏藥、日記、牙線都記得)

寫下注意事項

IMG_0520 (2)

了解了臺東的狹長

 IMG_0517

非常重要的注意事項。我回來突然發現有盲點,就是明明寫的是「搭火車『盡量』不要睡覺」,而且左側還有「不」一定要遵守,那為什麼獄卒小瓜要整路一直煩我們,叫我們務必「保持清醒」?!

 

 Day1 

10:48-3:06 臺北-臺東搭火車/趣陶漫旅/格上租車/部落碳烤/鐵花村/台東夜市

IMG_0518

IMG_0007

沒想到解封之後我們的第一餐外食是在臺北車站二樓的星巴克早餐 

IMG_0009

 IMG_0006

等待的時候很有出發旅行的感覺

瓜: 有嗎? 我只覺得很無聊

IMG_0011

父女很興奮地湊過去一起看宜蘭的海了!!

瓜: 才過了一個小時,還有三個小時

IMG_0386

環島之星耶,下次想搭這個

瓜: 裡面的人又看不到外面車廂的圖案

IMG_0017

花蓮地區的侯車椅

瓜: 他們就是窮才這麼做啊

呃…你可以不要這麼厭世嗎!?

IMG_0018

雖然搭火車比開車快與舒服,但四個小時對小孩來說還是長,而且坐了四個小時的火車還沒吃午餐 

還有四個小時不能睡覺連打盹都不行也很辛苦,因為二瓜的注意事項裡有寫: 「搭火車時不可以睡覺,因為突然剎車時會無法保護頭部。」(他被普悠瑪與太魯閣號出軌嚇到,本來堅持不搭火車)。所以整路只要有一點點眼皮重,就會有糾察隊過來說:「保.持.清.醒!」(超大聲)

Welcome to (今年沒有很多熱氣球的) Taitung. 終於到臺東了

IMG_0020

一直以為火車上會有火車便當,後來才發現從6月底開始車上就不能飲食,所以一路餓到下午3點,下車立刻買東西吃 

IMG_0022

趣陶漫旅是凱撒的品牌,就在車站附近,大廳很高,香香的非常小巧溫馨

IMG_0024

第二餐是準備回房間爆吃

IMG_0060

房間最大的亮點應該就是這三個很代表台東特色的抱枕了→二瓜一直想帶山豬回家,很可惜沒有賣。

IMG_0027

吃飽就去租車,買了格上的放風通行券,被升級大台的Nissan了,記得在外地開別人的車一定都要買保險

IMG_0522

傍晚與應該有十年以上沒見面、上次見面還沒有小孩(盲: 那你怎麼還敢找人家!),來台東落角的同學兼室友吃晚餐。這麼多人來台東玩是必然,能見到同學是偶然,有時候繞了一圈,你不會知道人生的境遇還有你會落角哪裡。

總之,My Dear Diary,  很高興再見到你。(遠端的粉絲敲碗更新podcast中)

IMG_0031

 謝謝招待!

吃飽就去逛鐵花村

IMG_0034

鐵花村裡有很多熱氣球的元素,是一個結合音樂文化與創意市集的地方

IMG_0035

人還蠻稀鬆的

IMG_0039

週末的夜晚與二三好友一起坐在這裡喝精釀啤酒應該很棒吧

IMG_0040

IMG_0037

最後兩個在擴香石這攤考慮好久,老闆還另外送他們兩個等值的贈品,盲爺說應該是看他們可愛,但我覺得應該是因為你們站太久擋住他做生意吧!

IMG_0042

這水果冰真的好~~好吃,牛奶、水果這麼豐沛,原來來臺東真的一定會吃冰,

IMG_0045

雖然晚餐同學已經招待超飽,但最後平常沒機會去夜市的台北人(?),還是決定去夜市玩遊戲,這缺牙是丟沙包來著的小小兵好好笑,不過我們觀察了一下這個難度頗高

IMG_0047

最後決定挑戰沒玩過的射擊遊戲

IMG_0048

第一次玩射擊,小孩可以有紅外線描準

 

Day2  

太麻里金針花海/櫻木花道平交道/蘑芽民宿/海濱公園/臺東森林公園活水湖

 IMG_0053

第二天的room service早餐,好空虛啊~ 說好的buffet呢?

IMG_0051

山豬仔立馬表示不滿

IMG_0065

吃完早餐後出發前一導航發現上山要一個小時,小孩還要唉唉叫不要上山看金針花(山路易吐體質),叫我們自己P圖就好了,但下次來可能是十年後了,爸媽決定還是照二瓜的行程走

IMG_0067

進太麻里的時候,完全理解了為什麼臺東的海厲害,一路從山下開上來看海,山路週圍幾乎都沒有圍欄,整個就是很挫

IMG_0069

本來目標是金針花休閒農場(大概再十幾分鐘),但山路開了將近一個小時接近小孩的臨界點,也接近午餐時間了,就決定直接停在深山亞都賞花吃午餐。

IMG_0075

IMG_0071

IMG_0078

IMG_0096

IMG_0094

IMG_0095

IMG_0085

前一天夜市買的自拍棒終於派上用場了,以後終於有全家福照了

IMG_0081

小瓜問,為什麼這裡不用收錢? 但是我們去陽明山摘海芋卻要收錢? 如果大家都來拍個照就走那他們賺什麼? →為什麼不能好好賞花要問些這麼實際的問題?

IMG_0092

呃…因為金針花應該是農產作物不是觀光作物,只是剛好它也長得很壯觀漂亮變成了觀光景點吧,你看,隔壁是高麗菜

IMG_0105

所以應該要下車來用餐

IMG_0106

我就知道這裡這種的景觀餐,一定是滿滿的金針花入菜,三個人都不吃,全部都入到我的肚子裡

IMG_0107

IMG_0111

 

這裡也有民宿

IMG_0116

這石頭是怎麼鑲在椅子上的啊?

IMG_0115

吃飽出來發現起霧了

IMG_0128

起霧的金針花山

IMG_0127

因為不小心在收自拍棒時夾到小瓜的手,整個大生氣不拍合照了->這是他們很愛靠近粗魯媽媽常發生的杯具

IMG_0130

路邊就看得到火龍果

IMG_0131

IMG_0134

再看一次厲害的海

IMG_0135

順路到跨年大家都會來的太麻里看曙光的太麻里車站

IMG_0138

可惡的小瓜,說好大家要做鬼臉的!

IMG_0142

 看來每個人都很會用自拍棒嘛

IMG_0140

這毒辣的太陽小瓜晒五分鐘就翻臉了

IMG_0143

IMG_0146

車站外看出去這就這樣海景,只二瓜還願意陪這老人跳

IMG_0151

聽說櫻木平交道就在附近,還是不能免俗地來看一下

啊就平交道啊 →我脫離灌籃高手應該很久了,不過二瓜剛好看到火車經過還是很開心

接下來就先進小孩們自選款的民宿休息

我: 自從結婚之後,我好像就沒有住過1000多塊的民宿,這真的可以住人嗎?

小: 可以,我看到有200多人評論還有五星,而且留言也都不錯

IMG_0159

這是一個專門蓋來當民宿的蘑菇社區,所以外觀都一樣,只是名字不同, 很有童話感

IMG_0160

門口每戶都有比人還高的蘑菇

IMG_0154

小朋友就是被這顆磨菇頭迷惑的,我發現它的嘴巴跟家裡的倉鼠好像

IMG_0155

本來不抱太大的期待,沒想到還不錯,非常乾淨,床又比趣淘大,樓下有點心bar,C/P很高,雖然沒有附早餐,但有三間早餐可以直接電話外送(然後我們開車出來發才發現每間早餐都都在三公里以外)

只是它的地點在知本,下午三點這個時間很尬,我們既沒打算泡湯,三點去知本森林遊樂園五六點就關了,所以最後我們還是進市區去海濱公園。

IMG_0163

途中因為中午的風味餐不合三個人口味,下午又去麥當勞與星巴克的得來速

我: 為什麼你們走到哪都是擺脫不了台北人的習性?

盲: 我只是想體驗台東的得來速

我: ...............

所以我說真的不用做功課

海濱公園突然看到了腳踏車,立馬決定要租,第一次的電動腳踏車初體驗

IMG_0168

這父女三人租電動腳踏車 ,我則是單租一台一般車自食其腳力上路,速度一樣不減

IMG_0169

IMG_0171

IMG_0173

好像大家都會跟這個框拍照

IMG_0177

敢情這是某個少女團體之類的pose嗎

IMG_0180

最後趕時間就沒上去這裡了

image

 IMG_0186

看到大家琵琶湖停下來拍照,我們也停下來拍

IMG_0196

人物與表情一樣,但是這背景是臺東森林公園的活水湖,下次應該架遠一點拍整個湖景

IMG_0200

IMG_0201

IMG_0204

IMG_0208

IMG_0211

活水湖的夕陽,真的好美

IMG_0213

水清澈見底,看到在裡面游泳的人那種舒服感,讓我也好想跳下去,有一年一定要來這游鐵人

IMG_0215

有機會來台東的一定要來一下沿著海濱來到臺東森林公園,裡面真的很大、風景很多元

IMG_0217

IMG_0219

IMG_0221

離開看到到台東在地有趣的紅綠燈

IMG_0224

回程的夕陽,本來打算買民宿附近介紹的羊肉爐與冰品,結果都沒有開,只有路口的一間熱炒店有開 →怎麼覺得好像又重蹈了去花蓮時住東華大學附近的民宿,結果學生放暑假,所有的店都沒開的經驗

早知道就在騎完腳踏車就在市區買晚餐才對, 總之今天又上山又騎完腳踏車的行程算很操,大家盲爺洗完澡看著看著電視就睡著了

IMG_0388

只剩下二瓜還記得寫她從台北帶下來記得要寫的日記

IMG_0240

IMG_0239

床邊看出去就是這樣的藍天,早上起來邊躺著邊想,以後我住的養老院,房間只要看得到這樣的藍天應該就不會得憂鬱症了吧

IMG_0242

IMG_0243

IMG_0246

IMG_0244

一樓大廳歸還鑰匙,再會了

 

Day3 

初鹿牧場/鹿野高臺/日暉渡假酒店/台糖牧野渡假村/buffet晚餐

IMG_0519

初鹿牧場是在往鹿野高臺的路上,臨時決定轉進去的景點,因為看在可以餵豬滿足二瓜

IMG_0249

IMG_0250

她說她長大想開豬舍,讓他們有更好的環境,好可怕的夢想啊(抖~)

IMG_0252

買草飼料中

IMG_0261

IMG_0253

這一大把很像什麼惡靈退散的掃把

IMG_0262

IMG_0260

IMG_0266

雖然這地方門票不斐,沒辦法飼料費很貴,但山坡上的農場,拍起來真的好好看

二: 牛應該很熱吧

IMG_0267

看到手短的女兒,這時就是父愛的展現了

image

他們說對牛舌頭捲拉的能力印象非常深刻

IMG_0263

是啊,熱到連兔子都窩在洞裡不肯賞光出來吃

IMG_0271

IMG_0279

IMG_0274

IMG_0275

我覺得自己好像在廣告場景裡哦,難怪台東很多知名的景點是由廣告景點而來

IMG_0277

這裡的牛是荷蘭品種,為什麼明明是吃草的牛還是會這麼臭…

IMG_0282

然後山羊也不少

IMG_0285

這景如果說在日本你應該也會相信吧

IMG_0286

不過下一刻看到一群沖屁股的屁孩 (不是圖中那兩位) 就一秒醒來

IMG_0295

一起躺吊床的悠閒時光

IMG_0298

IMG_0296

鳥瞰大平原

IMG_0300

看到非常驚人的蝴蝶群,有密集恐懼的人勿入

IMG_0306

去完初鹿對它的鮮奶與優酪乳有連結就更有好感了

IMG_0309

繼續往鹿野出發

IMG_0310

 

IMG_0313

IMG_0314

IMG_0311

IMG_0312

這斜坡很驚人

IMG_0320

這時間來好像沒什麼活動,於是我們就這樣空手而回了,本來google 之後打算在鹿野的春耕園香草餐廳吃午餐,結果又是一間沒開,沿路上沒有任何一間餐廳或是便利商店,平常車上也沒放零食。

想到不然在遊客中心有熱水,車上有泡麵 (沒有零食但有泡麵? 因為出發前有朋友說台東很難找吃的,不然就帶個泡麵晚上吃好了, 沒想到朋友說的真的) ,不然先泡麵吃,大家推來推去覺得恥,本來我都已經打算匆容就義了,沒想到發現還有一個問題: 我們就算有熱水也沒有筷子。

只好繼續往下開…突然發現了關山「米國學校」

IMG_0321

IMG_0322

本來覺得看到希望,農會的觀光工廠一定有餐廳,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它13:00就關了,總不能乖乖吃到飽吧,搞什麼!? 有沒有考慮到我們這種不小心錯過用餐時間的人啊

IMG_0323

裡面的兔子都比我們吃得飽吧

IMG_0334

最後盲爺靈機一動,農會有賣冰…

IMG_0335

IMG_0338

就靠這兩根冰棒棍,我們終於把我們的孩子從瀕死邊緣救回而沒把他們餓死了

其實意外事件的發生都不會是偶然,往往是數個錯誤的累積過程,例如我們把行程交給小孩規畫,卻沒想到吃飯,例如我們現場找餐廳,卻沒打電話先去詢問是否有開,例如明明很餓了,還是堅持不吃難吃、不想吃的東西或是路邊攤的盲家大小性格,最後以泡麵收尾,真的是剛好而已。

IMG_0325

吃完了才有力氣再逛一下

IMG_0333

IMG_0326

想到了雞是無法預測、不講武德的,拍了還是快閃

IMG_0328

是沒吃飽嗎? 怎麼每張都閉眼(就是)

IMG_0327

這溜滑梯下來,就是雞窩裡的公雞與你面對面也太驚悚片了

IMG_0341

終於撐到進飯店了

經過一連串見識到台東人經營餐廳的隨性,check in 日暉之後,盲爺立馬加訂晚餐buffet

IMG_0342

IMG_0343

IMG_0348

IMG_0346

先搭飯店送的天牛號到台糖牧野牧場觀光導覽

IMG_0349

IMG_0350

灌溉用的水車與沉澱池,因為台東的水其實含沙量很高

IMG_0354

IMG_0352

IMG_0355

如果沒有這個導覽,我們還真的對台東的人文地理就這樣空手而回 

IMG_0363

IMG_0365

最後還是小孩最愛的餵食時間啦…很妙的是竟然叫我們地上的草拔一拔就可以給他們吃了,還可以順便幫忙除草,只是我們早上好像剛從初鹿剛餵完,早上的牧草是買心酸的,動物都吃得比我們飽

這裡的羊太猛了,最後還逃脫鐵籠,直接在園內奔跑,太驚悚了

IMG_0390

IMG_0391

其實這裡的山景拍照起來就很美了

IMG_0393

IMG_0395

IMG_0396

最後這個草堆超酷的,後面的堆高車對把它捲成一捆,以前有看到就想進來玩,都沒機會,現在終於有了

繞了一圈之後,最後回到飯店。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經過日暉的villa外面,停著一整排的特斯拉在充電,果然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

因為疫情期間,飯店的活動都採實名預約且時間與人流控管,所以想玩行程活動就得排得異常密集,我們從來沒有晚上五點半吃晚餐、七點半預約switch、八點游泳,早上七點起來吃早餐、八點游泳…也太拼了!!

IMG_0378

IMG_0375

IMG_0376

IMG_0377

晚餐梅花座控管,牛排好吃,H牌冰淇淋,有池上米,C/P值高,符合buffet控盲爺的要求,重點的是想想我們已經多久沒吃buffet了!

IMG_0382

IMG_0383

弱弱的遊戲室與swtich都沒人,大家是來住villa的吧

IMG_0399

游泳包場的感覺很讚

IMG_0379

操完應該有種很虛脫的感覺

 

Day4

buffet早餐/游泳/鹿野高臺/格上還車/臺東-臺北搭火車返家

IMG_0403

IMG_0405

吃好飽

IMG_0404

甜點是西瓜塔

IMG_0410

這在凱撒也看過

IMG_0412

IMG_0366

白天看到泳池才知道這麼漂亮

IMG_0367

每戶都有陽臺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然後就是飯後的泳池時間,八點游泳又是包場

image

我覺得這裡的游泳池很有趣的地方是有各式各樣你平常覺得不會出現在泳池的生物: 金龜子、蜥蜴、鴿子、蜻蜓,因為二瓜太放鬆地浮浮沉沉漂在池裡時,頭上竟然還停了一隻蜻蜓→她不是石頭啦

image

二瓜也可以騎到這種高度的車了

image

小孩:真的一定要騎嗎?

image

小孩根本一點也不在乎金城武是誰? 伯朗大道有多有名

我們從飯店騎到伯朗大道的金城武樹就折返了,因為太熱小孩快爆了 

image

整片的白鷺絲

image

最後是飯店的紀念品巡禮,裡面的紀念品特別的是台灣設計、尼泊爾代工的羊毛氈

image

離開的路上會經過鹿野,於是不死心的盲爺還是決定再上去一次看看

image

image

結果只有我願意衝滑草,很長很抖,用力過度害我回來手很痛

image

寬闊的草原可以拍這種玩空間的照片

image

中午我google了這間魚漢堡店好漁日,結果不吃魚的盲爺就在外面等我們吃完,最後選擇有始有終,在車站買包子炸雞當午餐

其實我們有經過藍蜻蜓,但盲爺看了一下…...就決定調頭放棄

image

瓜: 其實我們也不想吃這個 

image
結果我要吃兩份魚

 

最後是影片回顧 

 

台東感受

上次來台東應該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了吧,事前查網路資料到現場之後,我覺得臺東很多硬被定義與創造出來的網美景點…例如臺東最美的xx平交道、一生必去的xx車站,但我覺得本來臺東的山、臺東的海就很漂亮,搭配不同的陽光角度,在某個上山的迴轉的角度,  或是開在台9的路上,都能看到。如果下次來我會考慮延著海線玩就好了。

不過也還好沒有花太多時間查資料,因為到了現場發現什麼推薦餐點、什麼熱門景點都沒有開,到最後最可靠的還是飯店,第一次覺得還好有訂兩天飯店。

我們其實比較喜歡現場開發, 臨時動議, 這次台東就是完全展現,我覺得台東純淨天然與渾然天成的風景,真的是有別人以往其他旅遊的地方。

 

新手導遊經驗

經歷過這次的經驗,我覺得下次可以環島了,一樣會交給小孩規畫,但一定要特別提醒新手兒童導遊以下:

1. 導遊不要寫幾點幾分一定要做什麼,不然會把自己與全家逼死,第一天我們沒有照著二瓜的行程時,又或是與我同學約吃飯改時間時,她整個爆怒,為什麼我們都不照規定走!?

2. 應該加入找吃飯地點,而且要先電話確認是否有開

3. 大人應該遵守小朋友寫的注意事項,不然是寫辛酸的哦!?

4. 要能容錯,承擔共業,如果找不到不好玩、不好吃、不好住的,不要苛責,可以想想下次怎麼改進,真實與資訊的落差在哪,畢竟大人也都常踩雷了。

 

租車與火車經驗

因為第一次租車可以提供注意事項: 如果安排行程裡有租車,如果有規畫甲地乙還,而且要提前提出,不然不一定有車,如果不是甲地乙還,行程的排序上也要盡可能順行,否則會浪費很多往返的時間。例如其實我們第四天在池上如果能在玉里還車,而不是回臺東火車站還車,就多了二個小時的車程時間,但相對費用也會高很多;另外記得加入保險的費用,因為畢竟到外地開不熟悉的車,還是要買保險,最後是使用加油卡加油的油單要留著,不然結算會以里程數算。

這次也因為朋友建議搭火車,比自己開車整整省了2-3個小時,而且山路不好開之後,我立馬手刀下訂火車票。讓走到哪都要開車,但每次開長途必睡、必叫腰酸腳痛的盲爺,完全沒有反悔的機會(其實要也是可以退票啦!

我就覺得這趟回來遠比上次開下去墾丁輕鬆很多,回來也不至於太累生病甚至疲勞延遲一個禮拜。而且因為是搭火車,就不會過度採購紀念品,只留下照片與美好的回憶,這次只買了一手六顆的台東釋加回去,不然如果有開車應該會買到兩箱,連池上米都應該會扛好扛滿。

 

watermelonilov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