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禮拜全北市停課遠距一週

在宣布的當天,媽媽們網頁大概刷了200次的F5,想知到最後判生死。授權、跟進、評估、匯整…各種文字遊戲, 決定了就是保護,不決定就說滾動、牽一髮動全身,最後看到丟出了一個禮拜。

自主停課與學校停課對我們來說唯一的差別就是…餐費可以退回來XD.  (瓜: 有啦,我終於可以線上同學chat開趴)

 

Bless My Dear Aunt Sally

原來外國人記先乘除後加減是這樣記的- Bless My Dear Aunt Sally

Bless  (Brace)

My   (Multiple)

Dear  (Division)

Aunt  (Add)

Sally  (Subtraction)

最近發現自己,雖然自己英文沒有想像地好,但也沒有想像地差;Codecademyexcel VBA,其實有基礎下可以看得懂、聽得懂(只是不要一直打錯字!)。最近把Codecademy上的swift都做完了,找回了一點回憶,為自己鼓勵一下。

 

保證不煮飯

以下是某晚上關於辭職這個話題的情境題對話。

瓜: 你要是辭職,我們家破產了怎麼辦?

我: 不會,我沒有你想像賺那麼多,盲爺也沒有你想像的賺那麼少

二: 你要是辭職,我們就要去打工了耶

我: 呃…你是電視看太多嗎? 你未成年,還沒辦法打工

二: 那房貸怎麼辦? 要是我們流落街頭怎麼辦?

我: 不會,省吃儉用一點就好了

瓜: 不行啊!我們已經習慣這樣的生活了,少了週末的垃圾食物,我會無法變胖

我:好吧,還是可以訂UberEat.

二: 那誰要送我們上下學? 你可以一次送二個嗎? 還有,誰要煮飯給我們吃?

我: 就照舊就好了…..我保證不會影響你們現在的生活: 雞肋還是可以買、垃圾食物還是可以吃、保證不會自己煮飯(??) 這樣可以嗎?

我: 更何況,我不是不工作,只是轉換工作形式,時間自由之後,我可以做去更多我想做的事,也可以去兼差賺錢。

瓜: 你要兼什麼差? 便利商店嗎? 這麼老不會有人用你。

我: 或是我也可以開家教班教兒美?

瓜: 明智哥也是經過十年以上才有這麼多學生累積,你還要等十年。

我: 我電腦不錯也許可以接案?

二: 你不要對自己的能力有過度想像

我: 或是我可以寫文章或是出書?

二:你要不要看一下你部落格的瀏覽人數?

我: 可是…我應該要對我的人生展演一個不害怕改變、打破舒適圈的勇氣!

瓜: 你已經是出社會的人了, 你要想清楚這樣真的好嗎?

: ………………………..

我: 小時候出門上班前,你們會抱著我的大腿哭著要我不要上班;現在二人你一言我一語聯合極力阻擋我辭職。可惡! 你們只是把我當賺錢的機器,怕改變影響你們的權利!

二人異口同聲: 那是我們小時候不懂事! (抱頭痛哭)

IMG_5996

染疫後不想上班…我想大家應該都一直有自己早已染疫的錯覺吧!

上面寫女性員工影響最大、年齡分布35-49歲比例最高。啊!廢話,這個年紀的女性如果沒有上位又有家庭小孩的話,就是主管眼中最雞肋的一群,生病只會更被不成比例地對待。

 

KTV night

二瓜下班後在盲媽家昏睡的夜,就是小瓜的獨生女之夜。這天她又哄騙我打開youtube的訂閱有新片上。走到最後變家庭KTV之夜,你一首我一首點歌,輪流飆唱,一路跨越三十年的鴻溝。

我們兩個的歌路很不同,我的是迷幻搖滾(有大鼓就是香),他的是流行抒情。小瓜的歌單大概都是音樂課老師推薦的課外歌,常常聽小瓜強迫推銷,大概很多都聽過,很明顯從華語歌單看來,老師大概跟我們這輩是同個年代,但裡面很多歌我強烈懷疑是老師那玩樂團的兒子偷塞進去的歌,例如Twenty-one PilotHeathen.

以前我們聽歌很麻煩,要買卡帶、要買CD甚至MD,儀式感十足,不像現在點開來就有。現在這些對他們來說是天方夜潭,MD是什麼? 媽的(縮寫)可以吃嗎?

一開始我都自顧自地點老團的歌。

瓜: 你不能不點英文歌嗎?

我:我沒有在聽中文歌。

直很驚豔她點了孫燕姿的遇見-向左走.向右走的主題曲,這我們年代的,你怎麼知道?

瓜: 哦,我看別人史萊姆的影片用的背景音樂很好聽,我去查的。

我才發現我不是沒有在聽中文歌,而是周杰倫孫燕姿那整個年代已經塵封,已經過去了,老的不出,新的不聽。

另外是我喜歡看原汁原味的MV, 他喜歡點畫面乾淨只有打歌詞的二創MV。結果是如果是從前奏有年代感的畫面一出來,幾乎會被他立即打槍。

直到我們換了個模式,我們才從共通之中找到樂趣:

例如他點孫燕姿的遇見,我就點綠光 (瓜: 什麼? 原來天黑黑是她唱的)

例如他點五月天的當每顆星星,我就點入陣曲 (瓜: 黃明志也會這樣剪MV!)

例如他點魚丁密的沙發裡有沙發radio,我就點蘇打綠的再遇見 (瓜: 什麼? 他們是同一個團?)

例如他點周杰倫的稻香,我就點七里香 (瓜: 什麼? 原來七里香是雞屁股→我好煩)

例如他點田馥甄的小幸運,我就點不醉不會 (喝啦喝啦哪次不喝→我是指原萃)

例如他點梁靜菇的暖暖,我就點分手快樂(順便介紹某次Cathy阿姨回臺, 我們在KTV陪她飆唱這首歌,切! 結果還不是變現在的老公)

看起來是我配合他,仔細看發現這些人都是90年代,是說你也太老派。

音樂與電影都是非常主觀的喜好,即使是同一個人也有不同的風格,但常常我們會有資料庫富翁的偏誤,直接打搶對方。其實只要不帶著偏見、不帶著主觀、不強迫推銷,就算不喜歡或沒有記憶點的歌,五分鐘的MV一下就過去,但彼此卻能進入對方的世界更多。

如果我再遇到二十年前那個、以音樂電影當作tone別判斷、filter群我的自己,我會想狠狠巴她的頭。

 

設備的切換

我最近注意到他們在使用各項設備載具的時候,有其固定的使用情境。

例如二瓜使用平板寫信給美術老師要求直播影片之後,姊姊找他一起去看黃金報報報(這好蠢),本來妹妹已經點開yt了,姊姊立刻制止她: 不要用平板看啦!那太小了,我們去房間用筆電看!

姊姊會用我的手機拍照與拍片,我跟他說你可以用筆電開photo boots或是家裡那支沒在用的6s,她會回你: 哦,這樣用不習慣 (完全知道6 12+ 的差別);每次下班就會自動review她的班群訊息: 老師說有傳訊息到班群,我看一下,因為你都不看line (有啦,現在疫情期間隨時訊息會更新會看了啦! )

妹妹則是會哭夭我不要用平板,我可以用你的筆電上課嗎? 這樣視窗才能開比較多(: ?? 都不用演就是了? )

另外,姊姊會非常滑頭地在媽媽下班累攤在沙發上時問上一句: 媽咪,要不要來看好味小姐上新片?

(然後開始非常老司機地投放大螢幕)

總結:

拍照/line訊息: 手機 (output photo, input/read text)

一人使用: 平板/筆電 (personal/ class)

二人使用: 筆電 (sharing screen)

三人以上使用: 電視投播 (entertainment)

所以他們幾乎不會有那種手機看影片或是電視打電動(因為沒有)的使用情境。

 

正向看待線上課

這天我又不小心釣魚釣到大白鯊。

我: 我覺得你最近氣色很好,而且好像長高了

(現在大概差我半顆頭而已了,自從腳大追過我之後,現在是進入身高死亡交叉的殊死保衛戰)

姊: 當然啊,因為下午睡飽了。

我: 嗯? 你平常不是都不午睡的?

姊: 因為自然老師上課太無聊,所以我就跑去睡覺,早上又可以睡到8:40,所以睡很飽。

我: 哦~難怪(我絕對不會像有些媽媽討皮痛,坐在螢幕前幫小孩抄筆記)

姊: 還有最近數學在教比例很簡單,我就跑去跟妹妹打牌。

我: 呃…那萬一妹妹要上課怎麼辦?

妹: 剛好是健教課,健教不用考試也不算成績,所以我就把鏡頭關起來跟姊姊玩了,這是少數能繞跑的課,因為導師的課都要開鏡頭,可惡。

(憋笑): 好哦。

如果以上你看到的是「關鏡頭睡覺與打牌」,一定會氣到七竅生煙,在無法揍青少年的情況下,你會開始怪為什麼老師不強迫學生開鏡頭? 為什麼要停課? 難道不知道線上學習效果不好嗎? 為什麼老師上課這麼無聊? 為什麼政府沒有作為?...balabala…

但如果你看到的是「終於睡午覺了」、「彈性判斷課程的重要與影響」、「姊妹感情變好」你會莫名地感謝自然老師。

神奇的鉛筆盒,因為這雞肋鉛筆盒,讓他的生活有了盼望,小瓜社會課願意好好上課畫重點,連房間都整理乾淨了,典型的一朵花改變一間屋理論

是說…什麼是沉浸式開箱文? 小學生為什麼需要這麼多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atermelonilov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