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週末因為外婆對年(過逝滿一年,骨灰要進塔),好久沒回去美濃,在典獄長的登高一呼下搭高鐵快閃回美濃。
就在出發的前一個禮拜,二瓜跟我說她做了一個惡夢: 她夢見我們高鐵趕不上,然後她邊跑邊趕結果跌倒了。
我讓你們這麼沒有信心就是了!
瓜:對啊,畢竟你之前買錯過買到隔天的票
................................................
不要這樣啦! 畢竟生了兩胎也是會進化的…距離上次坐高鐵往左營,應該已經是十年前的事了
整趟旅程對他們來說,最有趣的地方就是坐高鐵了。
因為可以order餐點,可以打牌,可以觀察隔壁的人,可以看外面的風景,可以體驗上搖搖晃晃的廁所,連椅子往後靠的角度對他們來說都是新奇的(啊不就是以前我們搭台鐵的經驗?!)
對我來說,時間短當然是優點,但即便算相對有出遊默契的兩隻,我必須一直控制壓低他們因為好奇興奮下各種問題說話的音量。例如為什麼那個阿伯在挖鼻孔? 媽咪你看只有我們在一直吃東西,如果我一直吃東西就不用戴口罩耶! 不時探頭出來往後看:媽咪你看後面三排已經沒有人了,或是問我隔壁帥哥的藍牙耳機為什麼跟我們不一樣?
的確是頗大的挑戰…因為原來高鐵的規格早已做到與飛機上一樣-----最高品質靜悄悄,還好只有一個半小時。在此強烈有建議狗都嫌與鬼見愁小孩的爸爸媽媽們不要輕易考慮此交通工具,或是高鐵應該考慮規畫來互相傷害吧的親子友善車廂,,不然帶小孩的應該會被白眼翻到後惱勺。
不過我也在想之所以一直沒有這樣的需求產生,是不是也因為除了自用車的普及之外與高鐵一家老小的票價直接kick 鬼見愁們out.
我的印象還停留在坐客運通常是看緣份的,沒有,現在整個銜接是非常好的,除了準時之外,一卡通悠遊卡也可以刷,也都不會超賣站票。
除了再三確認班次與時間,這趟還特地下載了客運時刻表,時間規畫得剛好,絕對可以一洗之前的羞辱,中午出發真正抵達也下午5點了。
終於合體了~
是說也太早吃飯了,5:30就開始上菜
這道據說是四隻腳的雞><
之前都會去固定的地方吃飯,沒想到現在也進化走food panda模式,直接叫回來吃,別的地方吃不到的冰鎮苦瓜
據說只有六堆屏東地區有的花生豆腐,真的好好吃~-隔天立馬外帶回去給盲媽
一桌的好手藝與好心意
隔天一早跟宗哥與步哥一家老少先去吃板條。雖然近年回來,老一輩他們都不吃板條改去吃河粉了(因為覺得口味已經變了),但我們還是堅持老回憶。
8:30就要去準備了
非常豐盛 看到豬頭的小人嚇了一大跳!
客家人的祭祖陣仗都很大
前排的搖滾區
全部摀起耳朵來,因為儀式結束之後要放鞭炮
200萬? 是放完就有200 萬了嗎?
雖然不很確定放炮在儀式中的意義,但是荒煙漫草裡的餘煙裊裊確實有一種虛幻的不真實感
第一次看燒紙錢看得出神覺得很療癒的兩隻
然後開始沒事做的兩個,不是龜在山谷就是一直想跑上去「山頭」->請衛道人士不要來戰
只好又帶他們去自家田地摘蕃茄,真的,到處都是蕃茄。最後有車的人回去光打包三牲、蔬菜、水果、板條、各式各樣的伴手...直到最後一刻離開,實在是太熱情了!
回程路上還搭了表弟的便車到高鐵,家人千叮嚀萬交代的,應該就是怕我帶著二隻流落車站吧!
寫在3/8婦女節之後,我觀察到的:
.女性不能寫在墓碑上但媳婦可以
.團結這件事在客家家族很重要
.家族最後能留下的是人的連結,能連結祖先(準備祭品)與人(招呼親朋)的往往是女性,這是媳婦可以列名的原因吧! (沉重)
基督徒的觀點:
.雖然沒有拿香拜拜,但能夠以能力範圍之內的作為表達誠心誠意。 這一趟也許一般基督徒不能理解,但如果就成長脈絡與家族情感來看,就不難理解了。
.進塔儀式過程有預備清單與清楚流程寫下,以供分配合作提前預備,小心翼翼地放在紅色信封裡,非常有文人感與儀式感,我覺得就後代子孫準備而言非常理想,結束大家還可以評比一下誰家的效率與C/P值高,非常有趣的交流。
.這趟回去發現除了客家傳統的伯公廟(土地公廟),多了非常多各種宗教據點,有看來是精舍與新興基督教。我能想到的是外來人口移入或是原來冷僻的據點漸漸往人口熱鬧區集中,但不知道為什麼為這樣大型而神秘的建築感到憂心。
還有這次回去真的蚊子好多! 多到我們大熱天都只敢穿長袖睡覺,不過即使這樣,下次還是會回去的。這次母女的小旅行很溫馨,一路買一路吃,下次要來試試高鐵假期!
延伸閱讀:
2011 WK28 美濃探親
2017 關於一趟美濃的相關客家文化迴響
2018 台南美濃四天三夜探親之旅-Day3美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