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次唱KTV竟然是使用朋友大樓設施,還帶著小孩
我應該就是台通口中那種喜歡獵奇唱台語歌,但唱起來奇差無比的臺北人;我一直以為我唱得不錯,直到我遇到盲爺。
原來歌曲…也是一種聲音,它會在小孩小時候,不留痕跡地留下一種 dejavu
原來歌曲…完全是識別群我的一種方式,一聽歌單就知道他是個什麼樣的人? 他經歷了什麼和處在哪個年代? 不一樣雖然沒有關係,時空交錯也沒關係,但有共通品味會加分很多
例如以前在ktv,喜歡伍佰還不夠,還要找出伍佰作曲有合唱或是唱合音的堅強的理由或是黃色月亮
例如聽cover還不夠,還要找出live版
美濃人的浪漫台三線、聖誕鈴聲響
看春納或是地下社會的團會不會在ktv找得到?
找到喜歡的團或是歌手,就整頁給他點下去
為了練喜歡的歌單,會一個人去唱ktv
然而過了某個時間點,也不會再聽歌,即時再好聽的歌、再相同的品味也一樣,於是那些回憶就這麼塵封起來
我覺得聽過團的爸媽,真的特別能了解狂飆青春的喜怒哀樂,見怪不怪
當表述你的喜好所在時,若能很明確地了解自己的身份認同與背景立場,不卑而不亢,那麼沒有人能擊倒你。
然而現在常為了讓他們熟悉我大萬惡迪士尼美帝國,常常放來當背景音,functional 導向地推薦安全無害正向思考的圈圈兒童音樂,朗朗上口的繪本歌曲,或是主日學唱過的詩歌,合唱團練過的歌曲…
然後就默默地就隱藏著自己的音樂品味。然而這樣是不對的,抹去了自我有留下 dejavu的機會
他也許當下不懂嫌棄,但長大會探究
所以,我一定要在小孩小時候奪回歌曲品味話語權!
推薦台通歌單
https://open.spotify.com/user/11143620555/playlist/38kzGYi7UGpcZDV8ahxn5h?si=Pro_olRnR9C-xv9AwozCJQ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