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二、三個星期重新學習照顧新生兒以來的感想是:很想問一下為什麼好萊塢的科技不能用來造福新手媽媽呢?

記得去環球影城時,看到以脫口秀的方式解釋電影幕後製作,其中有一個是觀眾上來互動動畫是怎麼模擬人的動作產生的。例如史瑞克、綠巨人、金剛還是魔戒裡的咕嚕,事實上並不會有人長這樣,其實是在人的身上貼上感應貼片,模擬人的動作,然後再做3D後製,在discovery 也常看到這樣的幕後介紹。

在安撫抱搖新生兒方面,除了餐搖椅、搖籃與推車,應該還可以再進化,有其他種選擇。

在抱著二瓜多時突然想到,既然抱著安撫寶寶是必須的,那麼為什麼沒有人工手臂可以幫忙? 而人工手臂只有機器金屬是不夠的,在接觸面上要能夠模擬母親的體溫、體型與皮膚觸感,至於怎麼模擬媽媽的體形? 利用模具的原理復刻出媽媽的胸口,加上適當的人工皮與加溫,在動作面上採用好萊塢電影特效模式,在媽媽安撫時身上貼感應貼面來模擬動作,這兩點加乘之後,就有了如母親般的溫暖的胸口與搖晃的觸感,這樣愛抱多久就抱多久,不想讓baby依賴的媽媽,也可以依哭聲設定安撫的時間與時機。

再更過份一點,可以做上對母乳實感的胸部,裡面可以倒入母乳,還配上媽媽先錄好音的安撫歌謠或音樂。

至於放下床之後,在嬰兒床邊加裝的人工手臂可拍打安撫嬰兒,而且還考慮到使用者模式,也就是依照不同的照顧者或媽媽,有手的大小與手臂的粗細的模式可供選擇,並且一開始要學習記憶媽媽的拍打模式與頻率,使用時機為在喝奶中間驚醒時,從哭聲中感應啟動,幾經使用之後,調整到「最類媽媽安撫模式」。

臉部都可以辦識了,讀取嬰兒嘴部位置的人工塞奶嘴器應該也不難吧,配合拍打啟動時,塞入奶嘴,於停止吸吮時抽出。

這次去LA才發現,大陸二胎以上的新生兒的市場廣大,說到臺灣的零組件代工產業這麼發達,對岸工廠機器手臂應用之廣泛,保2保3的機器手臂不組裝電腦以後變廢柴後,可以考慮轉型做這種依照使用者模式下,照顧新生兒專用之人工手臂。

我的「寶寶哭聲Terminator」,連產品名稱都想好了,就叫Baby Beater Terminator, BB-T X, 搶先T5上市, 一定可以戰勝盲爺的手臂的。

你說,這樣AI(Artifical Intelligence)都做好了,媽媽做什麼? 媽媽先要教AI啊!媽媽要把力氣留在觀察小孩與紀錄小孩,確立出新生兒的習慣與睡眠模式,不然機器一拿來怎麼可能很好用。另外,媽媽還有另外一隻要照顧,這樣才能確保每次親自抱新生兒時都是精神奕奕、充滿母愛地看著小孩,而不是拍打的力道愈來愈大,頻率愈來愈快,但是小孩卻愈哭愈大聲…

中研院還是代工廠,快來找我吧!

 

watermelonilov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泪  

回來的這一個禮拜,這麼累也寫不出什麼東西,我只能以累(淚)洗面,在時間變少、體力尚未恢復前,其實我都是半夜餵完奶,要是有想到什麼就趕快打字紀錄下來。

兩隻各可以用幾個字總結。

 

二瓜測字:

剛回來前兩天是似乎還在時差的昏睡蜜月期,第三天之後就整個走睛(指看走眼),尚未有語言的二瓜,以下的字是我從他的咕噥聲與他的心電感應。

1. 「泪(古字淚)」tears 

本來以為一號這麼難搞,二號老天一定會看在我們走過這麼辛苦的路,賞我們一個天使寶寶,原來一切都是我們想太多。二號只要醒著就要人家抱,放下來就哭,奶嘴有時管用,有時沒用,哭到我在夢中夢見二號長了四顆眼睛(略勝三太子),所以才會這麼多眼淚…

 2. 「窩」 womb 

醒著就要人抱,而且有時抱還不夠,還要走動模擬在子宮羊水裡搖晃的情境,抱走到最後受不了了,就暴走地自暴自棄放他下來暴哭個過癮。

 3. 不「三」不四 3 hours

一號當時的睡眠循環是四個小時喝奶一次,二號從美國回來是三個小時一次,加上親餵,沒有人可以替代上陣,除了餵加拍嗝常常就搞了一個小時,中間如果又有小驚醒,又要重抱入睡,不是在餵奶就是在抱睡。


一號小瓜測字:

第一天回來的晚上,小瓜似乎還當我是客人,相當乖巧有禮貌,盲爺說他回來看到我睡在沙發上,小瓜看到盲爺還用手比「噓」,示意不要吵到我,我還想我終於出運了,一樣到了第三天走睛(還是指看走眼睛),除了指定打擊之外,整個又恢復原來黏皮糖的黏性,走到哪跟到哪,跟緊迫盯人顧小偷一樣,深怕我又「飛去美國」。

1. 阿咪「用」 mom, go

此為指定打擊。舉凡「阿咪抱」(下床、上樓)、「阿咪換」(尿布)、「阿咪餵」(吃飯)、「阿咪開」(禮物),此階段尚未學會受詞,搭配各種動詞,或是以「用」(do)當代動詞,主詞千篇一律都是阿咪,當二號也正在做同一件事時,他也要做,尤其是屎同時拉時,此起彼落的哭叫聲讓我真的很想大叫「屎恩們,賣夠來啊!」

2. 恩恩「用」on me

本來出去前就已經開始進入什麼東西都喜歡自己來的階段,現在在虎爺的教導下,要自己穿褲子、穿鞋子,以上一天可以穿脫十次,也會吵著要做馬桶寶寶,孩子,以後這些在你老了提尿袋之前全要自己來的,不用這麼早急著會啦!

3. 「開」tear off


剛從美國回來,家裡多了一大堆東西,加上新生兒人家送的禮物,樓上阿嬤家是間薑餅屋的話,樓下就是聖誕老公公的家。薑餅屋裡有隨手可得的餅乾糖果,聖誕老公公家則是有拆不完的禮物。

所以剛回家小瓜幾乎是到了每日一開,每天都去挖東西叫我們打開,甚至連別人的禮物也不放過,所以現在重要東西都只能愈放愈高,有一天應該會蓋出一個巴別塔(The Tower of Babel)

4.「ㄟˊ」(的) ownership 

東西一經拆封,全部印上「恩恩的」,不管是老唄的鞋、老木的衣服,或是妹妹的禮物,姑姑的面膜,阿嬤的包包,全數變他的,跟他解釋是誰的或是誰買的,如果這樣東西他說是誰買的就一定要是誰買的。

 當然,做不好的時候也會大發脾氣。

5. 「底加」go there

每當我要待在房間,準備要餵奶拍妹妹或是睡覺,他就會把我拉到客廳或遊戲房繼續陪他玩,這當然也是爭寵的表現,他在房間裡要表達的意思其實是 "去那裡, go there", 但是他忘了他已經離開了原來的空間了,所以說了" 待在這裡, stay here" 

有幾天下午一人帶一、二號,讓從美國逍遙回來的我,簡直是從天堂掉到地獄,下一篇會提到。尤其是當我放不下原則用尚未恢復的體力與一號小瓜對坐的時候,例如要看巧虎,不行,因為已經看很久了;要上樓,不行,因為樓上沒人;要出去玩,不行,因為這樣沒人顧二號,要待在客廳,不行,我的腰已經一天沒躺床了,我真的好想睡了…

至於雙姝的相處情形,由於盲媽的行前教育做得好,先告訴他:「阿嬤惜恩恩,阿公惜恩恩,姑姑惜恩恩,阿逼(Dad)秀恩恩,阿咪(Mom)惜恩恩,所以恩恩要惜妹妹。」

算數很好的他,似乎知道這是筆很划算的交易,再加上也有採用「禮物賄賂」,告訴他這咖行李箱是妹妹買來送他的禮物,不用擔心,小人腦子沒這麼好,絕對會不疑有他,不過實情是東西買太多了需要另一咖行李箱帶回來…對這個新來者就降低敵意,

所以雖然除了一開始妹妹做什麼一號也要做之外,對妹妹倒是沒有「攻擊」的敵意,後來這種情形也好多了,不過倒是媽媽對妹妹做什麼他也要幫忙這點很煩,例如餵奶時他就會去拿空奶瓶來擠在旁邊幫忙餵,第一次跟他妹妹哭哭時說要拍拍妹妹,驚嚇醒來時他去拿了化妝水來,因為以前拍拍的意思是像姑姑一樣拍化妝水,或是看到妹妹躺著運動時,他的大頭也會去靠在旁邊,總之,目前雙瓜的相處情形還算融洽。

 

 

  

watermelonilov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開始清倉文…

WK04-06是新生兒歷經換皮期,因為開始要褪去來自母體的荷爾蒙,所以皮膚會有紅疹或是脫皮,之後就會變得白泡泡、幼咪咪。

父愛之前一胎提要: 這裡;可以看得出來,一樣都是清朝人,小西瓜的小時候的頭毛量略勝。

DSC_0321.JPG

小西瓜

IMG_0757   

二瓜頭毛以龐克造型取勝

 

第一胎時累到根本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只第二胎雖然一樣也很累,但是至少有力氣留個紀錄與比較差異。

也不確定到底是二胎之後,不再以百歲派嚴格治軍還是根本忘了百歲派說什麼,抑或開始心軟加上baby高需求搞得很累。

WK04-仰睡、三小時、長睡眠在下午

回來的第一週,二瓜還是被包成「了」字,以免被自己的手臂揮到而驚嚇醒來,但是畢竟一胎趴睡沒有捲過,而我們也不是專業的「牛肉捲人士」,每次自認包夠緊了最後雙手是還是出來say hello產生驚嚇反應,所以短短的三個小時睡眠循環,扣掉一個小時喝奶、拍嗝、走路搖晃兼哄睡,中途又醒來,可能就變成只剩1個小時就要搞一次,簡直是疲累不堪。

盲爺從回來第一週就打算仿一號模式,回來就趴睡,一則有安全感好睡,並且依照盲家傳統睡成小臉問號頭,但是我認為二號不若一號的特異功能,當時一號在月子中心WK02,因為晒屁股的關係,意外讓我們發現她是塊趴睡的料,因為當時頭可以自由轉動,但二號就不行,而且轉不過來的時候會唉唉叫,所以一開始我決定還是包起來仰睡。

WK05-趴睡、三小時、長睡眠在下午

回來的第二週,在經盲爺人體實驗,強壯的手臂醒著就抱著二瓜與「胸口睡西瓜」(梗:胸口碎大石),相當成功也就是比較可以進入深層睡眠,所謂成功也還是三個小時一次,只是晚上三個小時中間不會醒來,盲爺決定讓二號開始趴睡。

原來一號當時WK06的父愛,是一整個誤會,其實是趴睡實驗的前哨站,而且我忘了,是趴睡讓脖子變硬,提早會轉頭或抬頭而使背部有力,而不是先會抬頭、轉頭再趴睡,雖然我很確定一號是先會轉再讓她趴的。於是在盲爺的強力要求下,開始趴睡後終於有稍為好睡的晚上。 

後來想想也不需要轉來轉去,如果沒什麼事的話,他翻不過來也會大哭,剩下的一小時內就都趴同一個方向,像煎牛排一樣,每次餵完換面。

通常先趴胸口預熱,入睡後手勢要很好地把貼胸的那面平鏟到床面,動作輕柔而細緻,讓二號不致發現已經轉檯煎了。

回來第二週目前已有日夜的概念,但白天即使趴睡還是淺眠。

 

*我知道趴睡是完全不適合被鼓勵的,因為往往被認為與嬰兒猝死症有關連。(The report is do ~A lower B, but not means A makes B, right?)

因為比如身體有先天毛病的小孩,很可能帳被算到趴睡頭上;比如說被自己的吐奶物淹沒或是蓋到被子而無法呼吸,雖然我一直懷疑嬰兒的求生本能有這麼低嗎?

趴睡是一種父母刻意下外力入睡方式,一般baby並不會自動轉成趴睡,二號目前是很淺眠,一點點驚嚇或聲音都會讓她醒來,所以睡太入眠而不醒的情形應該不會發生。

雖然目前還是偶有溢奶與吐奶,並且不好拍嗝出來,但我每次都盡量拍好再讓她睡,屁倒是放很多,一家人因為月子飲食目前處於拼命放屁中…還會睡到一半為了起來放屁大哭,大概瓦斯氣體要通過小腸子爆炸似乎是很吃力的事。

總之,就又這麼搞了,請衛道人士不要再上來打臉了。

趴睡有利有弊,這裡也提供參考,趴睡的牙床窄,加上一號又吸手指,我覺得她有走向兔子暴牙的傾向。

 

WK06-趴睡,四小時,長睡眠調到晚上

call out求援另一位剛坐完月子的新手媽媽,二胎向一胎求救實在是件丟臉的事,但是我們在仰睡界確實是新手啊!原來牛肉捲是要與帶子搭配的,原來仰睡要綁帶子,加再上抱枕床與人工偽手臂月亮,最後一擊是奶嘴,是三樣仰睡界缺一不可的法寶。

因為抱著他睡著後,以盡量不要改變姿勢為原則,例如趴抱就趴睡煎牛肉,側抱就仰睡牛肉捲,所以開始讓他白天趴睡晚上仰睡,不過也開始不好趴睡,因為會左右磨臉想幫助入睡,但是在這階段,他還是沒辦法自己轉來轉去,所以轉不過去就會大哭,所以要先用奶嘴幫他入睡。

不過我也開始懷疑趴睡比較好入睡的理論。因為白天早上淺眠,不論趴或仰幾乎都是要半小時拍拍加塞奶嘴,晚上進入深層睡眠,只要綁得緊,無論趴或仰都可以睡上四個小時。

 

WK07以後(代表之後日子好過點了…都沒紀錄了)~開始完全趴睡

我覺得確實要大概二個月狀況才會比較好轉。除了趴睡只要盲爺在就一律變抱睡,因為盲爺受不了他的女兒仰睡被變塞奶嘴綁成被綁架的樣子(照片太驚人不敢PO出),所以只要在一定都抱著他睡(不用這樣展現腰力吧)

 

盲爺我想…你應該只欠一對乳房吧。 

 

 

watermelonilov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開始清庫存文章,請忽略剛回家家裡亂得跟糟小偷一樣,既然現在有分一二號西瓜,就在現在標示區分。

本來就已經開始進入什麼東西都喜歡自己來的階段,現在會自己穿褲子,昨天一直吵著要幫他脫尿布,因為每次都是玩扮家家酒一樣穿褲子坐在小馬桶自己演,結果這次脫掉後成功尿在小馬桶,做父母的在紅色小馬桶看到成功的第一泡尿之後,二個人相視而大叫(做父母之後高興的點都很怪,看到尿很高興…),猛力誇獎小瓜,原來她已經準備好了,光屁股的小瓜還一臉傻呆,不知道自己做了件很棒的事。

小瓜練習示意

  

至於什麼是馬桶寶寶,請見巧虎影片,相信媽媽們一定知道這個通腸通常關鍵詞而發出會心一笑。

 

watermelonilov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照片…回去有空再整理,沒空就算了。

在異鄉,有朋友的幫助說真的不是言語能形容,最珍貴的一點是發現那個默契還在,沒有因為環境、結婚、生子或是工作而小行星各自spinning而異去;

我曾經被關到想不到步數,跟盲爺說我想交網友,我相信即使沒有基礎的web2.0/3.0 介面的交集,只有要共通的話題與相近的本質,其實還是link得起來的。

事實卻不然,我是個對交網友無感的人,我喜歡真實的肉體,face to face, real contact and talk,看著你們的生活與變化,我耽溺於過往的友誼。

講義氣的小猴10/9晚上才飛到LA,替我帶來了血壓計與待產包,10/10撐著時差沒補眠,放棄與空姐鬼混的機會(事實也不然,現在以他已婚有小子的身份,已經晉升為講話老派的小哥了),陪大肚婆翻過大半山頭,往西到了Getty Villa, Malubu, 最後要開回Rowland Heights送我回來,然後再往南開回飯店Torrance. 每個點都得要一個小時,但是要plus LA可怕的塞車時間,如果隨便油門一踩都是2-3個小時,新竹台中都到了。

本來要去Getty Center, 想說可以戶外逛逛,就選了Getty Villa, Getty Villa真的很漂亮,裡面的展品真的很多,還可以個人租借iPod 當導覽(是說HTC要搞也不是不行吧,比送北一女建中會不會更有意義?),這是仿當時龐貝、羅馬城所造的Villa, 展品搭配建築(architecture)與花園(garden),讓我覺得以前去故宮看大英博物館的來展,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有興趣的看一下石油大亨 J Paul Getty Center/Villa 官網, need to book on the website first, also free only parking $15.

*****          ******       ******       ****** 

雖然沿路一起嘲諷著有Bred Pitt豪宅加持的Malubu Beach, 一邊山一邊海,跟基隆東北角也差不多,只是少了鹹鹹的海與魚腥風味,而且還不能泡湯;想到了你帶大家去基隆,還有一起去行義路泡湯的日子,原來能夠朋友鬼混的日子是那麼珍貴。

雖然虧說飯店都是sausage&scrambled eggs的Brunch,幹麻還要吃NY Begel, 回去想吃的就是永和豆漿;

雖然去過Hollywood後發現就是一條星光街,感覺我們的西門町年輕人也可以好好cosplay;

雖然說沒有特別圍牆社區型的UCLA校區與當地居民融合生活為一,跟台大草坪也可以看到晨間運動的老人一樣;

雖然說 LA MOCA我覺得比起中山站的臺北當代MOCA弱很多(更不用說NY MOCA),展品也too comtenporty to understand;

雖然說TW Coach/Tommy的櫃姐不知道在跩什麼跩,在美國也不過是平價品牌,還可以1/2-1/3價格買到;

雖然說LA的中菜在美國算有名,但是有些就是差台北一味,連伴伴堂的珍奶也是;

但是有些事情就是要走過一糟,你才知道是怎麼回事;

當別人說什麼的時候,你心裡才有尺。

That's what I am so thankful for any I experienced.

******         *******        *******

風光的背後都是有很大的代價在支付的。同樣開始為人父母,同樣站在工作的鋼索上,同樣開始會擔心下個階段的生活,有時候很多事情不像想像中的那麼容易,生活就是這樣一直一直來,需要很小心很努力地去經營與面對,能在異鄉一起坐在Getty Villa Cafe悠閒午餐的這片刻,奢侈而彌足珍貴。

watermelonilov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The Reasons I do not buy iPad

猶記還寫過「我不買iPad 的理由」裡,盲爺吵要買,被我擋了下了,當時還下決心來美國絕對不買,吵與擋的理由都是為了西瓜。

為了西瓜,什麼教學輔助的教具、長途旅行帶西瓜打發時間用、有兩臺電腦可供使用等,都不足以構成讓我買的理由。

什麼老公常會用的老婆金主利多功勢,例如利用零碎時間完成白天的工作、回email,以便回來的時間能完整奉獻給老婆(公)大人,利用資訊交叉比對攻勢,標到老婆(公)大人交待的must buy list, 為孩子紀錄影像即時分亨全世界,資訊整合流通,這種睜著眼睛說瞎話的理由,都是我常用的狗屁理由,既然我是盾,我當然知道如何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2. The Reason I bought new iPad

我之前有提過,如果會買第一是for reading,  第二是for app. 最主要的原因是,plus 生活型態的轉變and I am in US now, 是的,該是水到渠成的時候了。

若不是有iPhne 3GS的鞠躬盡粹,不會有new iPad 的水到渠成,以一個禮拜的時間重新依賴與上手舊愛(3GS),搞清楚正宮(NB)與小三(Apple Device)的分工關係與使用極限,就知道what I need.

3. 大家很關心的,在哪裡買? 美國買有比較便宜嗎?

No. 非常boring的答案是我們是去Best Buy買的,跟你一樣32G, 白色WIFI, US$599,還不含了CA州稅與刷卡1.5%. 加上去要NT19500

如果有興趣慢等比價的人,可以上Amazon, PChome, Yahoo, 或甚至到光華宅塔,只要不缺貨的話,都可以買到比我好的價格,but the fact is tw的價格與網拍,對現在在這裡的我緩不濟急,Amazon maybe better, 但是一樣要稅、要等,還要花時間去check it's used,refurbish or not.  

本來也有想等到Thanksgiving的black Friday大拍賣漏夜排隊,但是那就要搞到快回去時才買,至於又會便宜多少? 我是不是又有時間去買去排? 而且C是說Pad通常不會跳樓的。

在這裡我這次的經驗很明顯的是,臺灣人在意的是資訊的蒐集與流通,哪裡可以比到最便宜的價格與最高的c/p值,我來這裡的成本就已經相對高了,我在意的是如何在短時間之內,生產之前,擴大我的見地與經驗值,不要花太多的時間在無謂的比價上面,而且Apple的產品並沒有所謂的「早買早享受,晚買享折扣」的優惠,所以我只在意我買是new iPad出的前中後期(對不起,宅婦一直沒在關心這些議題,有用到才會去查),如果已經是後期才不考慮買,next generation最快明年也才會出的話,就沒什麼大礙了。

4. 我拿來做什麼?

During this Period I get iPad, I get better quality of pictures and share to friends soon. I read articles during the week days, surfing and finding information faster. I have sufficient time to download and the applications I need.  These are netbook(typing only now) and 3GS (reading bad) cannnot do.

至於我之前想的盲爺趕不到的話delivery的話, live實況轉播,在醫院urgetn又通常不可能去問WIFI 的情況下,我覺得不太可行。

Maybe check if C's HTC App Tangle can do.

5. 關於用iPad的破與立

破除成見1-iPad is no flash, no Multiwork, no USB

使用之後發現這是NB思維,這是以NB functions要買提出來的基本demand. 

When new short messages keep flowing into or floating on the top of the screen,  讓你疲於回復,這算不算是一種多工?

不打遊戲的我totally agree remove flash, 毫無影響,and it seems with its way to slove this problem.

No USB這點在這裡目前就很煩了,DSLR只跟NB做好朋友,Apple又出不到DSLR可以玩的水準(請魔人告訴我有嗎?),所以拍好的照片如果沒有itune 轉出來,裝不下iTune正宮(netbook)很難吃下這樣的任務的,所以我決定等回去或是有去C家才upload pictures.

sited here: 採用了iSight Camera鏡頭,多了自動對焦、白平衡,以及臉部追蹤等功能,而且擁有500萬畫素的高成像品質(Retina螢幕本身也才314萬畫素左右)。錄影時更支援1080p的高畫質錄影效果,已經算是目前平板中規格最高的一這也顯示

Apple images目前還是以主流項目,可以在網上夠用的resolutions and many app filters to demo and play 夠用就好,不用為一小撮的魔人換血改版。

假如我繼續選擇跟小眾魔人站在一起,就是選擇一種比較麻煩的傳輸方式,你們,不能想出個兩全齊美的方法嗎!!!!

如果有一種傳輸線,一端是Apple, 另一端是DSLR,那該有多好,並且itune or software依照device的承載水準而自己決定 虛擬上傳的resolutions而使上傳下載的速度更快,那該有多好。

破除成見2-iPad 也不過是iPhone的放大版,還是長貓版iPhone 5的長大版

sited here:  New iPad採用的Retina顯示器之解析度為2048*1536,甚至超過你家的HD電視的1920*1280的解析度,也就是說,兩種螢幕面積相差將近10倍(以10吋對32吋換算),但The New iPad的解析度還是比HD電視高出大約100萬畫素。

這也難怪平常用電腦給西瓜看的youtube巧虎,很多用了pad就變馬賽克了。

加上flipbload這個閱讀方式,不但雜誌可以,社群網站如FB也可以有合適的閱讀版面,編輯這工作應該也要失業了吧。

說到這點就覺得, if reading is input, writing is output, 你會有想要的閱讀版面,也會有想要一樣的傻瓜書寫版面,pixnet 應該思考給writer/outputer 相對的環境與工具,試想以後我的圖庫都用拉的,文字都用錄音輸入的成一塊塊的區塊,還可以自己random 組合,我想一天發50篇應該不是問題。

另外,除了camera& screen about reading and photos, pk文還有提到的兩點是,bluetooth module changed/imporved. 雖然我不知道這個點的差異在哪,但是我相信它日後一定會愈來愈走向加速 connecting speed上的any tool, 因為它的function 導向之一是大量的影音圖像在網上跑to present yourself, local infrastructures 它管不著,但是device must always stand by there.

Another far distance for meeting or family becomes usual, so app like tangle, skype, line become so popular. They need good camera, good communication quality, and most important is good speed.   

Besices businesses and relationships must be conntected, 人們渴望連結(A to B, like husband to wife one by one), 連外(A-ABC,Susan to John, Jeff, Peter, one to scope friends) 展現( A to all,  Maggie to 不特定對象)。來這開始玩之後發現的有趣現象,why people are so desire to connect, present, and show? Is this nature of human being?

6. 回去之後要注意的事

a. 如何控制stick 在上面的時間

b. 閱讀變成跳躍式的吸收資訊

c. 花更多時間在購物消費、比價與社交與無用的資訊上面

d. 小瓜有了另一台阿虎(巧虎)或其他app ,要更費心管控(it's impossible do not let her use, because parents are like a mirror, kids always learn from them)

e. 除了要小心小瓜,還要小心被盲爺搶走。

這些problems 一定都會發生,最後只能自求多福了。 

 

watermelonilov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這篇是窮酸異鄉在有限資源裡做最發揮的大發現,請3C魔人不要進來踢館。

本來之前在還懊悔灌了iOS6,除了沒注意把之前廖彩杏的歌都洗掉了之外,不知道是不是有可惡阿宅工程師對老機植入的神秘bug讓整個速度變超慢。

上次有講到,iphone 3GS自從回到了它的家鄉,整個都復活了,這種感覺,就像好像變形金剛裡本來沉睡的的柯博文眼睛,突然「登」一下張開了一樣,接下來看要去打狂派還是拯救世界都不成問題了,包在我身上。

GPS重新locate了位置之後,問了一些securuty questiosns,連上WIFI之後,就把我幾個需要的功能全部打死了。

1. 先解決重要的問題。一個是要先寄信給driver provide my personal information and book the shopping and maternity check next week, 但是yahoo信箱因為是"local mailbox", 竟然寄不到,索幸我還有 gmail, gmail is easy to read and reply,趕快在這裡換郵件系統。

2. 打開gmail mail box裡的應注意事項的attachments, 才突然想到,我可以把之前contract in PDF and some notes in Excel 寄到信箱裡,用google的雲端軟體打開,而不用硬要勉強netbook eeePC灌一些它也吃不下的軟體,這不是common sens? 為什麼我來這邊就斷線沒想到了?

3. 這裡是山上所以收訊很差,但是因為有WIFI,所以整個變成用區域性的WIFI連外,Skype, FB, LINE,美國的免費的WIFI真的很普及。

4. 真正開始使用LINE,因為家裡的割包機不知道是設定還是怎樣的關係,手機沒辦法使用WIFI,開始用之後才知道原來有這麼多人用,還上網求助怎麼加好友,日本人做的傳圖打字都很比FB方便,社群拉拉雜雜聊天,還可以放很多賤圖,難怪會紅。

4. 開始重新download一些實用的app,例如比價與contrast timer(陣痛時刻表),還有發現有中文語音輸入的app(科大訊飛公司,應該是個中國公司),只不過準確率仍不算高,大概只有五成,中文市場這麼大,這個app實在可以好好發展跟siri中文一樣,把地大物博四處的中國四處的語音資料庫都納入,找更多口音來錄(對啦就算青島口音沒有市場,至少也做個上海與北京一定要的吧),當計算機能真正書寫我口的時候,或是直通需求的時候,那種科技真正人性化的smart use是非常無可取代的。

5. 雖然我不愛Safari, 但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在iphone直接用它家的browser還是比較快比較方便。bookmark書阡、回上頁surfing record, pages foward to mail, facebook, phone messages, 微博,twitter, copy, print, 都很簡單。

6. contact list串連。它把line, FB,  phone contrct list, gmail's mailbox裡所有的通訊錄都串在一起了,雖然我不覺得這是iphone或是IOS的獨家,但是以前我沒串的時候,真的不知道串起來有這麼方便,隨時可以send/show shortage messages on the top of the screen,資料匯流得祖宗八代都清楚了。

7. iphone 3GS以前的相機爛最為人垢病,我神遊回歸陸地不移動之後,幾乎都用小數位相機拍而不用手機拍,反正白天時間多可以讀圖或是修圖,但到這要做的事這麼多,只好擋著用先,尤其是拿來拍mall裡商品的型號與價格,或是牆上重要事項截圖,直接上傳Pixnet 的APP裡的圖片上傳,要寫文時插圖超快超方便,因為神級D700,要先把資料讀出來,傳張圖像素大得netbook動不動就一分鐘還會中途掛點,搞到最後我都毛了,這是要在慢工與閒賦時做的。

所以DSLR的新路應該不是變成電話不是變GPS,全幅還是像素加再下去,而是內建WIFI connect,就像iPOD/Skype一,然後好好經營或是購併影像的社群資料庫。

既然DSLR影像傳播已經輸給了手機市場,剩下一小群孤芳自賞,與輸出的結合又stick 在high end端,就算人手一台大炮也就這樣,反正現在做得也很smart, 玩DSLR真的就是為了品味展示,甚至淪於you know how to manipulate a complecated gadges compared to the original people.

8.另外當然不用講的,去日本時發現自動當地時間轉換,或是shopping 時好用的calculaotr,不過應該有更smart的app直接跟local 的匯率連動,然後我設個折扣公式,最好是還跟比價APP連動,跟博客來一樣,我掃一下或是拍個照就知道要不要買。

於是我開始也好奇了起來google手機或是平板是不是跑起來也這麼順?

說了這麼多,這些早就是iPad的functions, 害我現在好想帶iPhone5或是iPad回家,以工具同質性來看不應該在選擇iPhone5,而且它萬一又有回台死機的就很煩了。而iPad 一個先就解決了相機成相問題,甚至eeePC都可以收起來用iPad視訊,如果有這麼lucky,醫院可以連WIFI的話,生產實況盲爺趕不到的話,那還可以生產即時視訊實況轉播,而且我記得它有外掛藍芽鍵盤,要打字應該不是問題。

light, speed, battery是ultrabook的方向,but most important should be knowing what you need。所以拜託,品牌廠與代工廠hardware不要再聯手出一些爛東西,批造一堆以後難用的貨來賣蠢蛋消費者,造成環境污染,還要我們這種小工來rewrok 拆解,我們需要的是殺手級的軟體。

最後,Mobile phone is for mobil. 當初剛結婚後辦3GS 上網吃到飽,盲爺就問我說:「我又不是商務人士隨時要check mail,幹麻要辦這個?」家裡的budge bureau很麻煩,年度審預算的時候都要寫足充份的理由。我說到時我一個人會到處鬼混,不會常待在家,要查資料、要上網,與其辦家裡的ADSL,還不如把這錢拿來辦手機,但是自從它在iphone 4出來之後,不更新IOS4的話很多APP不能裝,更新之後速度就愈來愈慢,我也就愈來愈少連網;加上生活型態又變成在家帶西瓜,就把吃到飽停起來了,裡面好多功能在嘗鮮期玩過,之後都沒在使用了,所以才說"Mobile phone is for mobil" 當我的生活型態是stick in one place, 有其他的options時,根本不會想用。

APP being a 潤滑劑(這樣的比喻是因為車子潤滑劑還是能跑,但是跑起來爽度就沒這麼高,而且也比較容易折壽),無論幫助實體無論虛擬/平臺/店面/群體或是個人生活上的應用,長期的經營需要更多的使用者回饋與反應,需要熟硬體架構與軟體硬用還要使用者經驗,社會與商業環境的充份了解與觀察,這實我就超恨自己為什麼不是阿宅工程師,有很多好的idea自己就可以寫出來了,mobile是這麼能夠刺激潛力與thinking, 唉,想到以後回歸家庭又不再mobile後,就只能當宅婦一枚在家比較查網拍,就不免又被斷手斷腳的感覺。

這次的iphone美國復活計,役物過程讓我有感而發,對的人要放在對的地方,在對的時間使用,才能發揮它最大的效益(iphone);至於小屁股們就不用勉強它做大馬桶(eeePC),否則只會摔得個狗吃屎的結果。

watermelonilov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待產日記 Day 3&4 週末跟C出去照片&故事超多,晚一點再寫)

DSC_3154

早上去了Baby "R" US (原來這字念u-rus) ,是Toy "R" US它家系統的,這間位在山上17961 Gale Ave,. 有另一間在Colima Rd. 附近。

行前一天還叫盲爺查一下要買啥,身為一個二胎又在購物上懶惰的媽媽,只想出來放風或是看圖買東西,不過盲爺也好不到哪去,所以就當來看美國貨的購物前考查,大型物件一切先問過Amazon 大神。

Product, service&Brands: 有衣服、鞋子、襪子、accessories,玩具、書、寢具、奶瓶、水壺 、擠奶器、推車、汽座、餐桌椅、遊戲床、藥膏、背巾、奶粉、零食、還有常在代購網看到的媽媽哄養小孩的各種小道具,尤其佈置房間的道具與裝飾超多,美國版的阿卡將,也應該像大型百貨公司版的奶娃的店。

衣服Carter's有一些clearance的貨也許有比較便宜,但是size偏小、款式偏舊,其他這裡Carter's平均一套也是$12-$20,並沒有傳說中的NT100元一件。

我來認了幾個品牌,Kwola Baby, FAO衣服很小紳士淑女。

DSC_3224

鞋子還是臺灣代工的好,這裡的鞋種類少膠底又硬。

背巾也便宜很多,應該有一半到三分之一吧,主要有ergo、baby bjorn, chicco

推車、汽坐我覺得都便宜很多,我們幹麻去日本扛上萬的車,這裡NT6000-7000就有同水準的,害我都想再扛一台回去。

大型車體的種類超多,多到我想記也記不起來,原來平常在路上看推大戰車慢跑的外國媽媽推的車,在這裡都看得到。

遊戲床的花招也很多,上面可以放各種照顧的籃子或是玩具

DSC_3211

輕便傘車這樣掛著賣,如果不察很容易被誤以為是衝浪店吧

 

有一個大陸媽媽刷了visa不想用人民幣計,問能不能改用美金計,但是不會說英文,所以我就充當起了小翻譯,耶? 原來我在這群當中算英文好的,店員說已經刷了就會進visa,要兩三天才能退,但是她們仍可以viod it以美金計。

這裡的臺灣媽媽有的還真厲害,還會下載coupon來搭配,只是好剛是她媽媽來代買,所以不會英文又由我充當去交涉。

下午有跟這裡的大陸媽媽聊天,人還不錯,有兩個帶媽媽來,原來她們很多會來生的都是因為是二胎超生,為了躲避法規,我就問那怎麼不去香港生,他說因為香港現在也嚴格了,而且價格也變得差不多,香港人超多,根本日後不可能送小孩去那上學;國內超生的就只能找人家寄戶口,否則小孩就不能上學,生個小孩偷偷摸摸的 ,又他們不承認雙重,所以日後的一些社保就很麻煩,反正大陸這邊就是上面說一套下面做一套,人口普查很多都是黑戶也沒算進去。

一狗票都來築巢(這是我的說法),不用多億分之零點幾倒出來就好,難怪他們變這裡八成的主顧了。

我聽了之後就很感慨,生小孩本來是件喜悅的事,怎麼到最後好像犯罪一樣,有錢的還有辦法出來,沒錢的或找不到人掛戶的就慘了,人口逐漸高齡化、貧富受教權差異化,長期來看這個政策到底是不是有達到有效的目的?

最後,果然我還是被誤會了,以為我是二十幾歲剛來生第一胎。(勝)

DSC_3338  

體會到了California的陽光,空氣很乾燥,過敏不藥而癒,這裡幾乎沒什麼雲,沙漠型的天氣讓早晚溫差大,太陽大到通常要戴墨鏡,大部份都是透過這墨鏡看到上色的風景

傍晚的風景很棒,又拍出了天空藍,吹著徐徐的風,能夠好好取景、拍照、對焦,重回的拍照手感,覺得真的有一種在度假的錯覺。

  DSC_3281 

DSC_3300      

   DSC_3332  

DSC_3345  

晚上到C家做飯。是的,你沒聽錯,盲家食堂又可以開張了耶! (但是目前還是被歸類到西瓜二號的待產日記)

先到大華超市買食材, C覺得另一間香港超市很爛,葉子楣他老公開的,有趣的是這裡可以幫你免費炸魚。

 ce917b0  

今日菜色:炒青菜、蠔油燴菇、還有第一次挑戰的煎白鯧魚,先煎後烤,附帶一提,這裡的白鯧超便宜的,一條不到台幣200,沒想到C來這裡還沒吃過整條的魚,其實我也是剛剛才知道原來不難,希望我走了以後她以後也可以自己弄,不要再一個人吃一些阿里不搭的外食。

 bc82e40

  6467f60 ce639e0  

C相當捧場,連上SKYPE時,可惡的盲爺竟然說那是她標準太低,切,肉你也有吃、湯你也有喝過好嗎?

終於第一次用C的電腦與恩恩視訊到,這麼短的時間內她已經會唱會跳兩隻老虎,然後看著螢幕說:「阿咪,阿班」(=媽咪,上班),然後好像很多話都會講了,怎麼這麼短的時候內好像又成熟很多,看得我好難過啊…

如果可以,絕對不要,讓一個家庭,分隔兩地…

watermelonilov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為<<Color Zoo>>是廖彩杏書單八月底最後一批寄到的,所以就一直留在樓上。剛好youtube巧虎有教到形狀,又baby einstein 出的餐盤邊上有形狀與數字,所以西瓜顯得對color zoo 很有興趣,連吃飯的時候都問重覆地問老木這些是什麼形狀,而我只想趕快用飯把她的嘴塞滿。

DSCN8334  

(是說最近吃飯有長足的進步,連菜也不挑了,今天把綠花椰菜當傘一樣拿著吃了六根,我真是出運了)

根據我的歸納,因為這類重複疊句的(厚紙硬皮)童書通常會挖洞以增加閱讀層次,next page 又有新的元素加入,除了增加小朋友的觀察力之外,層層疊疊也可以讓小朋友操作,例如數數兒、重覆句、還有像這本依照動物畫的形狀書。

第一次看當然覺得很驚艷,連自己都沉溺在<<The Wheel on the Bus>>的大家來找碴,finding the differences comparing from last pages, 真是太心機了,果然要騙小孩要有兩把刷子,尤其是他們家Child's Play 其他系列的也都是這樣,而最後發現很多本都這樣搞,藝術性也沒這麼高,尤其昨天唸了十遍,我超恨都快得癌的肥香腸<<Ten Fat Sausage>>,他是靠pop, bang 或是dadadada節奏這種簡單的招術騙小人上手的。

這本color zoo 我倒覺得藝術性很成人,不過我喜歡。通常我們在教形狀會依照生活中可見事物舉列,或是像虎爺是請濃妝大小姐姐與一起比畫唱歌律動,依動作增加印象。


(傷眼,但為了舉例請忍耐)

而這本color zoo雖然是WK17,但是我們完全照西瓜想唸的興趣,這兩天發現它設計上的好,CD殼竟然也可以這樣玩,西瓜發現可以讓tiger封面在每個挖洞後面跑出來,又變成不同的臉,這樣她就玩得很開心(我很喜歡小孩這種單純的開心)


因此我才發現,不管形狀與動物的排列其實是有先後順序的,不然不會出現這麼剛好的結果;cd殼選擇的圖案也一定是有原因,選擇了最小的老鼠三角形as base(加點擴張變老虎應該是為了as page one 的聲勢,可我覺得不太像就是了),可以放進每隻比它大的動物嘴巴或是當他們的臉→發現這種有邏輯的設計會覺得很厲害,輸給了心機人就會輸得心服口服。

  

 (先聽一下音樂)

共三組九種形狀與動物

circle→squre→triangle→rectangle→oval→heart→dimand→octagon→hexgon(嗯…你可能跟我一樣,後面這兩個字都是後來跟學會的)

repeat又依音樂性change order: square-triangle-circle, rectangle-oval-heart, hexgon-octagon-diamond

tiger→mouse→fox→ox→monkey→dear→lion→goat→snake(JY book系的很愛補動物叫聲)

你要從這形狀與形狀的中間去生出他所說的動物,因為是層疊上去的,所以它當初一定是從後面發想回去,下頁才能供上頁用,難怪這本可以得到銀圈圈

請記得跟這個阿豆啊老唄一樣要比畫挖洞處,此功能與虎爺與阿姐們比畫有異曲同工之妙。


DSCN8195  

雖然不知道明明是講shape的為什麼要取名color zoo, 既然topic是color zoo, 最後就附上盲爺放假期間最後二天,自己坐捷運轉三班車帶西瓜去動物園的照片,順便紀念西瓜今天看到電箱上的貓熊脫口說出國語「貓熊」。

當時我立刻澄清:「我沒有教他國語『貓熊』哦!」

盲爺:「我知道,因為貓熊沒有台語,我只好教他國語貓熊。」

不過轉過頭來他就跟西瓜說:「以後看到貓熊要扁它,不可落入統戰的小玩意兒。」

..............

watermelonilov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是請育嬰假,回家吃自己前的最後一天。

照常6點20起床,把昨天睡前床邊的奶瓶、醒一晚鼻涕的衛生紙還有換下來的尿布拿出去,刷牙、洗臉、換衣服(是的,沒有囉嗦小瓜監督就不用拍拍),為還在睡的二人,把小燈關掉、調高冷氣風量與溫度,6點40出門,搭上6點50的交通車,然後在車上神遊、睡覺。這兩天換了個司機,開得很兇猛,但是很有禮貌,每次下車都會跟每個人說謝謝,所以比較不好睡,不過也沒關係,反正最後一天搭車了。

記得上回請產假前放假回家前,回去得很狼狽,事情做不完,直到5點10才帶電腦下去,電腦帶下去發現外帶證過期了,卡在5點20交通車就要開了,警衛硬是不給帶回去,當時還很有責任感的我,決定留下來把外帶證弄好,然後自己提著當時還是塊磚的電腦與最後一天要帶回去的一堆雜物,一個人在原來在荒涼桃園郊區怎麼也叫不到計程車的路口,足足等了半小時,最後打給車行才叫到了車,叫到車了還捨不得直接坐回天母,而是坐到長庚轉搭車到三重,因為等不到當時開到民權西的泛航,然後從三重再搭捷運回民權西路站至芝山回天母。

回家到時,覺得為什麼我大個肚子要這麼辛苦,淚就忍不住流下來了。

因為我們從小被教育要有責任感、要獨立、要想方法不是想捷徑。所以電腦要帶回家、不要隨便麻煩人家載、既然有車能到家不用坐計程車。

When things have never been better, 我腦袋很快就換了一套系統,就像WIN8 決定在今年10月上市一樣,可惜沒機會參與共榮了。

有簡單的方式就用有效率的方式做、錢能處理的不用搞得自己這麼狼狽、能坦然接受別人的幫助,最後,責任感要用在對與有效的地方。

 

我不知道這對我來說會不會是一個好的決定。但是我知道我想這個階段做出這個決定,是開始可以漸漸get into「不為明天憂慮」(不是指麵包而是心態) 與「(my)生命會自己找到出路」的sign. 

That is, 雖然我很擔心與小人綁在一起all day long、雖然我很擔心與另一個family 綁在一起all day long、甚至明明很期待多一點時間相處,但是一相處久就會想靠夭他的盲爺綁在一起all day long,或是相關working sense, open attitude, knowledge and learning sourcing就此 shut down,西瓜日記變成把屎把尿團購靠夭的媽寶文。

但很多事確實是屎尿始料未及的,例如here, 

let me balance my life and working→我還是可以繼續跟痴漢靠夭釣魚臺是我們的!(是嗎?)

let me be patient when facing a lot of data 

let me be careful when doing paper work

let me more organized when arrange structures

let my time availale absorb new knowledge&attend class.

不以人的眼光看事情,保持對any challenge 迎頭痛擊的初衷,無論是對偽的面具、難纏的對手、惡搞的大娘、重覆性的粗工或是媽媽號的小人,從我的骨肉皮出來的,我一定想得到整治的方法。

不勉強自己去做不願意或做不到的事。山洪要避免發生南投彰化亂投髒話爆發土石流,最好的方法就是適時的通引濬、有夭當靠,並仿效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take a break and leave(這要寫下固定的 schedule and plan 請盲爺簽名畫押,and remember: NO MORE GUILTY)。

找好backup social network, 要勇敢開口→請各位宅媽與我聯絡。

最後,關於新知的吸收與應用。每次上完課我都會很沮喪,好像空練了一身本領與內功,但是經脈淨斷、手腳殘缺,苦無發揮,這對斥中國內功為無稽之談的盲爺是很難理解的,只能被掃堂斷腿到風颱尾。

能隨時隨地、不費吹灰之力,納高學府或前輩資源於手邊練功,是一件再幸福不過的事,但是如果不行,也就是考驗自己是不是那麼上進。

說是沒想到後果的naive也好,被避小人唯恐不及的媽媽酸佩服也好,或是被虧一定會哭著跪求回來也好,總之,we'll see.




 

 

 





watermelonilov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