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有就訂閱這個部落格,當時的理由只是覺得有趣,昨天在教會公報又看到了這篇-形勢比人強交叉比對了一下,原來早已拜讀過這位人夫的文章。

查了一下裡面有個我沒聽過的用語-官話,不是用華語、不是用mandarin chinese不是用國語、不是用北京話、不是用普通話。

That's like we don't call 「內地」、「大陸」, just call it's name「中國」有一樣的道理。

說到落實母語教學,盲爺在家對西瓜的母語教學可是不遺餘力,不論是日常生活對話、英文繪本、或是最近小瓜迷上youtube巧虎,盲爺全部都同步口譯成台語教小瓜,就怕苦於有台語教師牌而無地方用,有時我就只能在他背後默默地感嘆著這個螂臂擋車的弱小身影…。

我對於用國台英什麼語言教小瓜,其實沒有太大的好惡。

唯一比困擾的是教繪本時,因為母語先進去,所以其他的語言要進去就顯得困難,例如當我說bule horse時,她會一直糾正我,是叫「妹、妹」(馬的台語),如果我不順服她說:「對、對、對,是妹」她就會顯得大怒, 好可怕的bullying。

所幸,有豬朋狗友界的有聲cd相助, 手指頭一個輕巧的play鍵,就讓我速速逃離台語強迫界父女的魔爪,蹺著二郎腿就可以看報紙去了。

畢竟她不會狗吠火車地去糾正CD,還反而被好記的雙唇音purple cat洗了回來,整天在purple cat, purple cat... 

我的血統是絕對的臺灣hybird,從表體來看閩客同體,但是養成的教育卻是十足外省,爸媽從小跟我們講國語,與所謂母語教育十分的剝離。

更正確地來說,我在認識盲爺之前,我對台語的印象有嚴重的文化連結上的歧視,沒有環境加上文化歧視,很自然看來像北部的外省小孩。

如果要說開啟對台語的興趣,應該是從大學在ktv唱伍佰與地下樂團的歌開始,雖然一直都唱不準卻又非常愛點。

一連串的進步是從做禮拜開始,從每個禮拜來看公報與睡覺,到現在已經可以聽懂6-7成,說來也還算流暢,不再這麼常被盲爺糾正,正因為抱著open mind的心情,也就是即使禮拜是法語我也ok,所以我莫名奇妙又正名了血統,還學會很多厘語用法,例如「體熊」-表示這個人很愛講自己的事,我超愛這詞的。


語言就是一場文化之爭。

小瓜有自己的外星用語,我的母語是國語、盲爺的母語是台語,one day, like us,小瓜會因為環境整體的combination,整合出自己的系統,那是即使你有意識做的置入與調整也改變不來的。

但目前明顯的,在我們家台語有絕對的強勢,那是因為盲爺也有這種焦慮感-出了家門上了學以後就不再有絕對優勢。

文章中有一段提到:「於是,我們會被路人阿公阿嬤稱讚,「gau,對,就是要教囡仔講台語!」一轉身低下頭,卻改用台灣狗蟻跟他們說:「小朋友,你幾歲?你好棒喔,會講台語。」

這確實就是盲爺帶小瓜出去的真實寫照。

大人長輩在誇獎老小的同時,是不是也在感嘆自己一步步地,在親情與文化之爭上失守呢?

我比較樂觀地看待這樣多語管道的刺激,不論是對小孩或是大人我,而不是絕對值的辯証。

因為小瓜雖然目前主要出口是台語,但是其實國台她都聽得懂,而我自己也從這樣交錯的語言使用中,發現其中同質與異質的樂趣。

延伸閱讀

經由盲爺轉述我查了一下,艾瑞克老師提的課堂上播放的台語卡通

馬鈴薯狗(聽起來好像在罵人)

台語育兒好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atermelonilov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