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演講-the last lecture>>這是一個作virtual reality(我一直很愛這詞)的電腦程式professor-Randy Pausch,我們應該稱他為夢想師,得到胰臟癌最後的日子,巡迴發表演說,將他的人生集結成書,將最後的日子以 假動作傳出,虛則激勵大眾人心,實則留下紀錄給心愛的太太與孩子。

 

這是個雖然難過卻正面積極的故事,這是他的youtobe上的演講

http://tw.ganges.com/Randy_Rausch_Last_Lecture_v4935122/

 

全力實現兒時的夢想

作者兒時的夢想:

體驗零重力狀態→做到

進入國家美式足球聯盟打球→沒做到

撰寫<<世界百科全書>>裡的文章→做到

當上柯克艦長→做到

贏得填充動物娃娃→做到

擔任迪士尼夢想師→做到

 

因為好像沒有特別值得提的童年,那麼我來review一下,我曾經設下過的目標

開始寫我的志願時,是要當發明家→沒做到

念書考大學時,在景美黃絲帶上寫著考公立最後一間即可-臺中中興(因為又可以離家)→做到

想要游得有牌→沒做到,如果淡江新生盃算的話就算做到

考研究所,想轉念台大政治系研究所/國發所→沒做到,所以選擇區域研究的外交政治類美研所

想要當政論家(沒錯不是政治人物,是政論家)→沒做到,就寫文鬼叫

畢業想要當成美老師→沒做到,變成教小孩與外國人

工作後想要考GMATMBA→沒做到,加強數學邏輯,工作整天算數字

目前還有一些想要在進行…

 

有沒有發現有什麼不同?

1)       目的愈純粹的夢想才越會有實在的可能,只是衡量過自己的強項與能力的所欲,往往會被想要的程度擊敗。註一

2)       我一向是有備案的,所有沒有做到的事,往往用second choice或是阿甘的心態接受,只能證明,真的沒有那麼想要。

 

註一:文中說:「磚牆之所以存在,是為了阻擋那些其實沒有那麼想要這些東西的人。磚牆存在的目的就是要排除那些人」

(Brick walls are there for a reason: Thye let us prove how badly we want things)。這句話ace也說過。

 

幫助別人實現夢想

他是一個夢想製造師,也樂於幫助別人實現夢想,因為他知道,逐夢的過程,如果不是來自一對中樂透的父母(with open attitude),絕對不會成就今日的他,他感激任何一位影響他生命的人,而最好的感激他們的方式,就是用這樣的態度對待其他人。

 

重點是你怎麼過你的人生裡,有一些很棒的工作方式,例如時間管理、team work、很棒的正面積極態度,面對癌症與人生。當我們遇到挫折困難時,可以回過頭來看看這段。

 

裡面有幾張照片很酷

1.   柯克艦長(謝納)得知他得癌後寄給他的照片:「我不相信世事會完全沒有可勝之機」(star war裡他極為尊敬的captain)

2.   解釋分派工作:他的女兒克蘿怡才十八個月大,第一張照片我拿著奶餅餵她;第二張照片裡,已經把這項工作指派給她了。(同一張照片一個是爸爸拿奶瓶,一個是女兒。)

3.   化療對我的超能力沒有太大的影響(一家人變身超人特攻隊)

4.   最後的演講,randy與潔依互相擁抱whispered:「求求你不要死。」

 

延伸閱讀:朱大炮早在去年就把Randy 的演講翻譯成中文:「我要把這篇演講翻成中文讓更多人看到!(握拳)」







http://blogs.myoops.org/lucifer.php/2007/11/08/randypausch

 

人生的loop真是太奇妙了,因為看而<<數位時代>>專文報導朱的OOPS,想和痴漢討論,痴漢回傳朱的「全國電子救甘興」(每次跟他講正經的他就蹺腳挖鼻孔),因為太好笑了,尤其是剛看完赤壁更能了解他的梗,就把它傳給大家,結果EAN說上禮拜才與朱因公碰面,才知他早就翻過最後的演講DVD。 (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atermelonilov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