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早上小瓜在我早上上班出門前的最後一刻,突然醒來大叫:「媽咪!」

這是他開始掙扎忘卻那個過去兩年朝夕陪他生活的媽咪的過程,等到她的身體、回憶都適應了我回去上班的生活之後,也就是他開始忘記我們過去那兩年親蜜的回憶。

我知道總有一天她會忘的,會記得的只有我,不過想到這裡仍是不免鼻酸!

兩年來的快樂、痛苦,她會先忘,再來是我,然後我們開始習慣適應各自的新生活。

第一個禮拜我感受到的是甜美的,下班顧小孩是上班的轉換,上班之於顧小孩是一種休息,alt+tab的兩種生活能夠彼此有所轉換,各方的效率都會最高;

就像以前是長時間帶小孩,帶到晚上9:00是瓶頸,小人的什麼要求都是多一點都很不願意的加班,相較於現在下班只上三小時的媽媽打工仔生活的班,顯得輕鬆愜意許多,媽媽就可以化身為有求必應公,看要出去、唸故事書、洗澡、陪玩、聊天都可以,相處品質一下拉高了很多。

 

***********

小瓜經過上個禮拜又不小心整個禮拜休身養性沒上課,這禮拜應該打起精神來好好上課了吧? 不是,而是一直open issue pending.

下午二點接到老師打來請問今天有要來上課嗎的電話整個臉都綠了,原因在於盲爺現在連把小瓜送出門都沒有辦法,總不能抓上公車沿路哭到學校吧? 唉,我辛辛苦苦前兩個禮拜建立的上學習慣,一下子全部又繞回原點了。上學,怎麼跟我們想得都不一樣呢?

我有點惱火盲爺說話不算話,小瓜在恢就不送他去了,但是回來聽到這樣的對話,也不免讓我鼻酸啊! (最近天氣多變化鼻子實在很容易酸啊!)

瓜:「錢夠用就好,為什麼媽媽一定要去賺錢?」

媽媽去賺錢除了維持一定的收入,讓爸爸肩頭上的重擔不要這麼重之外(其實已經變五十肩了吧我看) 也是維持一定的人際(人機)互動,我總相信以後他們會希望看而一個很厲害的媽媽 :除了在家裡會照顧他們,會畫畫會做勞作,會自己開車帶他們出去玩,在教會就是她的主日學老師,長大一點發現會寫程式,會寫企劃,會處理很複雜的事,會告訴他很多他不知道的事,會把媽媽當成一個想要跟他一樣厲害的目標,我希望當這樣一個媽媽。

瓜:「我可以等我大一點,例如四歲的時候再去上學嗎?」

我好難說不啊! 這樣不是已經表明他還沒有準備好嗎? 我們又為什麼要讓她還沒有準備好的時候就被迫轉換生活呢? 但另一方面又覺得這只是她以拖待變的招術,等他四歲的時候一定會說五歲再去,五歲的時候說六歲…沒去上學其實也沒什麼大了不得,只是下午可能都只能去新光三越報到然後破產,盲媽以後可能會太累病倒,小瓜可能變電視兒童等等…。

瓜:「我已經看不到媽咪了,我不希望連阿嬤也看不到!」

雖然是second choice, 但是聽到小孩這樣講,被點名的人不捨,一定會捨我其誰地跳出來啊! 而我們到底又剝奪了她什麼呢? 

 

最後一擊是重擊,晚上跟盲媽去Costco回來後又哭鬧不肯下來,我在樓下看到她回來很高興地抱住她順便安慰她,她一把把我推開說:

「我要阿嬤!我不要媽咪!」然後,我就崩潰了 。

我知道兩年的付出遲早有天大江東流,但是,沒想到兩個禮拜水就流完了,一想到水就流到我臉上了,木雞呆的我,完全沒有多的能量來安慰她了。

上班=guilty 自我內心掙扎大多數人會面對到的問題,果然有天還是會炸開來。

小瓜看到我這樣之後說:

「我不要去上學,我已經看不到媽咪了 ,我不要看不到阿嬤。」

冷靜下來想想之後,就知道這樣的情緒是因為有必須要去上學與剛離開costco的情境背景下說出來的話,但是那一剎那還是整個情緒湧上來,久久不能自己。

這讓我聯想到我剛回來的時候,帶小瓜她們下來午睡,盲媽說下午四點也可以帶他們上來看NHK卡通,因為小瓜以前下午最愛看這個了,這才了解到看卡通只是絃外之音。

 

******************

上不上學已經不是重點,而是對不同場域與人的轉換,到底她現在有沒有能力足以負擔? 不足是因為我們沒有連貫性地做這件事還是確實可以再等等? 是不是至少需要連貫作業試試之後再看看結果判斷? 我相信以小瓜的個性要與不要不是應該硬drive的,不然side effect可能會留下。

這些是三歲小孩應該會說的話嗎? 語言太發達的小孩就是這樣令人困擾,會左右大人的情感與判斷,要是唏哩呼嚕話都還說不清楚的,搞不好丟去哭幾天就好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atermelonilov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