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於07/28/2011老木生日蹺班跑去附近的La Pasta 吃飯,不管海豚瓜你多厲害,我們一定要把你征服!)

盲爺開始發現西瓜可以教話/教化,是在用小饅頭利誘他喝水。生病時我們開始大量餵他喝水,可是當時海豚瓜一整個不賞臉,通常咬了咬奶瓶嘴之後就360度高空旋轉快速地把它甩開,徒留灑了一地的浪花,比人皮小海豚我還厲害,就在每次給完甜在心小饅頭要讓他喝水免得喉舌太乾失利之後,盲爺突然想:「怎麼不把順序倒過來?」

於是當西瓜拒絕的時候,

喝水,才饅饅

吃飯,才饅饅

坐下,才饅饅

坐學步車,才饅饅

要饅饅,要先給爸爸抱(老唄好冏啊,女兒在我手上時要抱女兒要靠食物)

並且在他做到之後一定要實踐給食物,不然會鬼叫抗議,下次就不甩你了。

當然如果他自動自發內化後就不用特地給饅饅,口頭獎勵與給鼓掌就好了。

沒錯,這個階段似乎比較聽得懂人話了。

我也發現了這件事。最近盲媽非常傷心,提到西瓜會以整個臉與身體仆沙發讓你找不到入口的姿勢拒絕副食品,加上前天晚上竟然給我起來超過二次(=三次),超過老木的容忍度 。只要開始不順我們就會想是不是new stage needs new policy. 我也知道以西瓜現在一次可以喝到180cc親餵五分鐘結束的實力下,這時間的夜奶不是餓,是彼此耽溺同床的方便與親密。

原本早上的生離死別在細心觀察(或是為了自己睡覺利益)的盲爺發現打開門之後就解決了,原來門關著醒來後他會不停地往門邊瞧,他會以為媽媽躲在後面而試圖用大哭大叫來呼喚我進來。原本早上有兩種光景,一是一切都準備好出門前的最後十分鐘前,西瓜長嘯的哭聲傳來止住我的腳步, 於是這個moment你就要下決定是永遠不回頭然後自己去搭車,還是匆容地進去就義,最後一分鐘請盲爺帶到樓上去,然後載我去搭車。

淒厲的哭益夾帶著偽媽媽的叫聲,就義的機會居多,就義完還是要生離死別一下,但五分鐘後就跟試圖分散他注意力的老唄玩起球來。(好沒價值啊><)

接下來就換盲爺接下來必須在樓上背著西瓜睡上1-2個小時。(什麼心甘情願的甜蜜負荷,你腦子燒壞了啊你)

其實會想戒夜奶應該是說我們找到更好的 pattern。

半夜起來三次的那晚誤打誤撞沒有餵西瓜。

第一次12:30,老木睡得迷迷糊糊下餵西瓜,餵完之後看了看時鐘:「幹!現在才12:30你起來火大啊!」(平常是3~4點)

其實那時也許西瓜也只是想確認老唄老木在不在,沒想到奶就塞過來了,秉著不喝白不喝的精神就上了。

第二次3:00,老木覺得12:30餵了應該可以撐到6:00,於是便不再輕易掏寶,因為自訂掏寶的standard 應該是一個晚上只能有一次,於是在我粗魯把他推開之後,西瓜大哭了一陣子, 最後自己魯小小翻滾了一下就睡了。

第三次4:00他再來踩我臉,用身體架著我的脖子出草時,我發出了威怒的「嗯?!」,不久就發現他很輕巧地從我臉上下來,乖乖地滾去他老唄那邊,最後睡著。

於是激發了我的實驗精神,昨天再來試著裝睡不回應他。

實驗發現只要不要粗魯把他推開,現在他是不會大哭的,只會魯小小嗚嗚噎噎地在你身旁磨蹭,聽到「威怒的嗯」就會知道臉是不能踩雷的地區,這時我們就要給些甜頭,我們假裝知道你渴地餵他喝水,喝水也沒發怒(我想也應該可以漸漸不用餵),然後再給他點空間翻滾、適時地擁抱與安撫他,就可以再度入睡。

這樣的好處是餓到一早又恢復到六點餵,然後一路又睡到八、九點,不用上演生離死別的戲碼。才知道原來他其實可以再睡回籠覺,是我們太早把他帶上去,讓他以為可以開始玩了。

我其實想說的是,我認為能夠把小孩玩睡吃的作息規律搭配身體精神狀態平衡得很好的話,依照睡眠與飲食連動性的關係,問題應該是可以一次解決。

在他最需要什麼的時候給他致命的一擊,應該就比較容易成功,餓得剛好的時候吃,累得快睡的時候睡。

不然,我又不累叫我睡屁啊!你都在這陪我了,我不玩這不是對不起你嗎?

訓練師也是要與時俱進的啊!

這真的是一門很微妙的藝術(摸下巴貌)

 

 

 

 

 

arrow
arrow

    watermelonilov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