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不是過太爽 (84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西瓜4d照 

這就是家家拍起來其實都長得像外星人,但是父母還是會各自解讀哪裡像誰之類的超音波4D照

我是一個靠勢母體很強的傢伙,所以三四個月的時候,照樣走跳上海世博、平日產檢也有一搭沒一搭的,要不是到雙連站附近進補的誘因,實在沒動力去產檢。

每天中午,我的午餐都在上演料理東西軍的劇碼,以前平日的午餐,因為胃口也不大,所以都是以簡單、方便,能夠5-10分鐘吃完的食物為主,湯湯水水的麵食、水餃乃至seven的速食,變成了我的主食,但是為了西瓜不要養成美濃瓜,午餐的選擇,在飲食均衡與自我偏好擺盪,變成了餐餐掙扎的項目。

因為敝公司的餐廳,提供中、西、日、素、小吃類的餐飲,但是基本上都是50元以內材料的base,所以不用有太多的幻想。

水餃與有魚自助餐→自助

拉麵與有魚自助餐→自助餐

割包潤餅與有魚自助餐→自助餐

藥頓排骨與有魚自助餐→自助餐

沙拉與有魚自助餐→自助餐

魯味與有魚自助餐→自助餐

沒錯!我的午餐,為了小西瓜,只剩下了有魚的自助餐,從只認得我愛吃的魚土托魚(還要變成炸雞塊塊狀,變輪狀的我就會問你哪位?),至少多認得了十幾種魚類,而且已經完全洗腦好了,我最愛吃魚(請反覆跟我覆誦100遍),一點也不愛沒營養又高熱量的小吃食。

為什麼要這麼委曲求全呢?記得有一次又私心選了藥頓排骨,整個下午熱到差點沒把衣服脫光,選了假裝鳥食的沙拉(同理麵與水餃之類),下午不到二點,餓婦就開始蒐刮櫃子的點心零食,萬一今天纖維素吃得不夠多,屁股馬上被punish, 如果再大膽一點挺進個冰或生冷食物,早上就打噴梯沒完沒了。 沒錯,以前也是會有這些現象,但是那是老娘的身體,誰也管不著,現在就覺得得要對另一個人負責。

怎麼樣加強自己的認知這個小人的存在呢?去這裡拍了個西瓜外星人4D照來存證一下

去照4D照之前,盲爺就一直很擔心小人的鼻子→果然一語成讖,害我一直安慰他,醫生有說是手遮住了,所以立體顯影會有誤差。雖然我在行前就知道4D(3D)是父母看開心的,但是還是有一點小小的誤解,以為是一路3D彩色錄影到底,基本上其實還是2D去轉換的,所以真正的檢查判讀主要還是2D,讓我懷疑這套programing run出來的成像其實是一樣的標本,不過醫生還是很用心地前後加起來走動的時間魯了一個小時(西瓜你也太不配合了吧)

一開始類似高層次超音波,有很仔細的器官與外觀的檢查(所以要做的人應該可以高層次與3D一起做吧),後來就是針對手腳、臉部的局部放大。憑良心講,第一眼看到成像,其實有一定的直覺反應,但是後來看照片反而沒什麼感覺了。

不過至少終於清楚西瓜目前重1212kg, by period, 28W3D, by 超音波&大小推估 27W5D. 

watermelonilov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想人的一生若非到了一定年紀,經歷特殊事情,大概不太有機會坐到博愛座吧 !是的,我目前就是經歷特殊事件、擁有特殊身份的後者,從肚子突出來那時 ,開始觀察注意讓座博愛座的行為。

從前一陣子清大學生、小學生到年青女性,不讓座的對象通常又容易幹起架來的是最有需求的老人。

以我自身的經驗來說,大概因為媒體報導,不讓座很容易被拍下來,然後被人肉蒐尋,所以通常在非尖峰時刻,捷運上的博愛座都不會有「身份不符」的人坐博愛座,但是遇到了如星期六晚上,上下班時間,或是長距離的通勤,就不見得是這樣。有時候要靠善心大娘,出面挺身要求讓座博愛或甚至一般座位。個人經驗是會讓座25%,大娘相挺是25%,裝死沒看到是25%,被擠到角落真的沒被看到是25%,每次上車好像都在試煉人性,如果有大娘相挺,我當然不會辜負她們的好意。

同樣身份的潛在博愛座敵手讓我想到,記得以前健康教育有出過一題,如果你出了車禍,同時骨折、大量出血與腦震盪,要是要急救要先救哪項?

同樣的問題出在大眾運輸上,若是老弱婦孺殘同時上車,哪一個應該先坐到大風吹的深藍色位置?

我算出了距離與依照一般朗朗上口的順序為需要性的依據比:

 

出發處至台北\族群 殘疾  
淡水 10 8 6 4  
北投 8 6 4 2

 

芝山 6 4 2 1.5  
雙連 4 2 1.5 1  

以分數愈高,身體需求座位度愈高來看,從淡水出發真老人絕對無敵,而從芝山出發的母雞帶小鴨比不上從北投出發的要生蛋的母雞需要這個位置。

現實世界中當然不會有這麼簡單的區別,例如有的你不會一上車就知道他的距離與族群,而這裡面還可以再區分老有多老,老是不是當益壯,還可以拿拐杖打人?懷孕是幾個月?到是是肥胖少女肚子大還是真的大肚子,死小孩是幾歲,會跑會跳了根本不用讓他們坐。

但是基本上,如果是好手好腳、活潑亂跳的人,絕對遠遠比不上這些真正或是潛在族群的需求。

博愛座的英文是priority seat, 中文用廣愛無差別來設座,英文則是心中要有需求的優先次序。俗話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現代人的問題,我家的老與子都不老子了,還管到你家的,優先次序就是我自我中心最重要。

根據我的觀察,occupied座位的通常是女性,不管是帶著走跳小孩的媽媽,剛買完菜滿手袋子的歐巴桑,明明穿著光鮮該坐BENZ的貴婦,我知道你上班很累但也不要穿著公司制服坐博愛座的上班女性,或是與另一友人聊得震天作響的年輕美眉,這當然與中年男性搭乘大眾運輸的比例也有關,但我還是忍不住為女性感到丟臉。

平常我覺得我的搭車距離都是還可以忍受的,所以讓不讓座對我來說還好,有次我非常 lucky在人多的時間坐到了博愛座,但是後面尾隨著一個歐巴桑與一個老人,歐巴桑一個箭步坐到了我的旁邊,空留老人眼巴巴地站在我身邊,像這種情況,我絕對不會讓歐巴桑得逞,立刻叫他讓老人坐,反正對厚顏無恥的歐巴桑,絕對不用手下留情。

雖然現階段往往還是要靠一些熱心的民眾提醒,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博愛座都能發自內心地讓座,像呼吸這樣理所當然,不是要靠旁人提醒。

 

watermelonilov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話說為了西瓜好睡,不再對我拳腳相向(其實根本是為了自己好睡,更!這死小孩竟然還會知道使喚媽媽靠右側睡,不從便飽以老拳,屢試不爽),開始把頻道調向99.7(solgan 不錯:我們沒有完美,只有99.7). 也就是功效等同於平常CNN遙遠的狗吠聲,相當助眠的Channel。

最近剛好這個頻道與桂格合辦媽媽教室,就好奇來參加一下。

主持人就是平常早安愛樂的主持人-刑子青,遠看像溫柔斯文版的甄子丹。嗯,名字還對稱。盲爺大誇,這麼帥啊→原來這是他的菜。大家完全被他的聲音迷惑住了,導聆得很有技巧。他說什麼好像都像微風一樣吹在每個媽媽的臉上,彷彿多聽他講話一秒鐘,小孩就因此可以春風化氣質。

既然是與桂格合辦的,時間上的安排就半小時音樂演奏與導聆,半小時桂格的講座,各交替兩場,感覺明明是桂格的場子,但是大家好像是來聽音樂會的,不太買講師的帳,大概是因為都已經為了拿贈品聽這些衛教聽到都不想聽了。

不過桂格大陣仗的工作人員、租下福華國際文教會館、送的有獎徵答獎品之大手筆,還是讓我開了眼界!

最大獎是寶寶餵食車

桂格 

(中間那位就是溫柔版的甄子丹) 

臺北愛樂以音樂會的形式呈現,邀請到「得利凱西弦樂四重奏」→這裡。現場有二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與單簧管,雖然配備簡單,但是演奏起來卻絲毫不遜色。而這場音樂會主要是以莫扎特的音樂為主。

計有(還不會po影音)

D大調嬉遊曲。作品136,第一樂章

D大調嬉遊曲。作品334,第三樂章

G大調小夜曲「小小的晚間音樂」,作品525,第一樂章

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作品626,第二樂章

A大調鋼琴奏鳴曲,作品331

主持人提到,所謂胎教音樂要符合三個要素:SWEET,SOFT,SMOOTH。

SOFT  and SMTOTH is is quanlity,比較好理解;但是SWEET is taste, 怎麼知道這首香不香甜,好不好吃呢?(搖~醒來!餓婦)

而為什麼 Mozart 的音樂適合當胎教音樂(music of prenatal education)?除了符合上述三項特質之外,他的節奏不管快板慢板都有其邏輯性,或打三拍或大滑步二拍,對小孩的空間感訓練很好,記憶力與創造力也很有幫助。姑且不論這些論述,以我第一次在有介紹人下聽古典樂,至少聽了放鬆心情、心跳規律安穩、可立刻盾入空門,最重要的是日後白天耳機戴上(果然還是不才媽聽,不是給西瓜聽),還可以力抗隔壁少爺平日的三字經污染→詳見此

所以什麼胎教音樂,根本是拿來教化母親的。

 

 

watermelonilov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孕婦來說,無痛生產是多麼珍貴的一件事,不過這裡不是要說生產。

記得約莫一年半前,就與工作都在玩的魔人-鬍子哥,交換使用 window live 轉換到的心得,沒想到大約同期開始紀錄(2005年),最後他的點閱人數已經遠遠超過十萬人大關,當然與他的用心經營與內容豐富有相當大的關連。

以我目前約一天10人點閱(哈,其中有5人是親友),照著十萬人的目標,只要27年就可以迎頭趕上囉!(這時西瓜也嫁人了)

至於點閱有什麼意義,又不能換錢,其實往往是跟遠方的親友報告生活近況,其實是想要知道你的潛在閱讀者是誰?可能的跟你臭味相投的人是誰?誰看得懂這種喃喃自語的機車文?或是誰也經歷過相同的處境。

重點是呢?在荒廢了一段時間連自己都很少上wondow live 時,某天突然地發現,它賣掉了(還是併購),用戶只能不得不被強迫轉換成wordpress. wordspress 用了一段時間後,發現貼圖很不方便,以我們圖痴的水準,只會托曳與貼上(我試過pixels,但是還是不怎麼靈光), 而且介面功能對僅需傻瓜功能的人來說也太多了,尋覓多時,突然想起了其他人的location。

之前就有想轉換,但是因為window live 沒有無痛搬家(有痛就是一篇一篇地搬),後來發現pixnet 可將wordpress的xlm直接轉換,簡直是太好了,雖然無痛還是有些後遺症,例如,字體偏小、有文章遺失、或是流失一日10人至5人(哈)。但是若真有一天可以無痛轉換,應該還是會爭相走告吧!

這完全很像生產找醫生的過程,因為我最近很想換掉臭臉醫生。對初產而言,哪個孕婦之前就被剖過?都是要靠上網爬文、親友推薦與試用心得。然後非常不安心地下注乖乖產檢,雖然被嫌胖、雖然檢查不到一分鐘、雖然過程中擔心會不會他不來接生,會不會他不管你三七二十一就是要開你一開刀?但是只要是生產有經驗又頗有良心,評估重要的利益為何?那麼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希望繼續在這編織「為娘的其實對小西瓜很好的」楚門的世界,讓西瓜長大好好孝順我!(算計中)

 

 

 

 

 

watermelonilov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星期日晚上終於搬好家了。經過忠誠路成道的林蔭時,突然領悟到接下來即將在這裡生活一年,迎接小西瓜;就像一年前經過文林路時,想到接下來這一年,這條路每天搭交通車要走上一遍,如果一個月走20遍,每次15分鐘,加上偶爾走路回家,這條路走了至少300遍、4500分鐘,也就是75小時,然後,與它say good bye.

以前在家不會這想,因為有摩托車,因為習慣,因為知道還會再回來。但是後來每到了一個新環境,總有一個週期循環 從充滿期待、冒險到漸漸習慣,然後時間到了、階段完成了,就要離開,一切便從抹去記憶開始。

從高中開始就習慣搬家、遷徒、移動,從女子宿舍到一個人的小窩再到人民公社。
從開始只會拿大型垃圾帶或包巾打包,到現在會把一個個箱子塞到不能再哀嚎。
從本來只會到求父告友幫忙搬家,到現在知道上網找搬家公司或是貨運。
從一個人收拾,難以決定東西的去留,到現在可以兩個人討論並且有效率決定。

因為熱衷改變與佈置,所以不會視搬家為苦,但是整整一個禮拜前還是失眠了。
擔心沒辦法在約定的時間內打包完?
擔心來搬家的會不會是龍兄虎弟,到時要錢還是要命?
擔心去新地方後沒了自我的生活?
擔心新居的門與門框,綠色漆得太醜,而竟不是油漆太臭…。
甚至擔心民間習俗說的載貨不宜遷動。

搬來芝山時,一切家具(床、冰箱、冷氣、電視櫃、洗衣機)都有附帶,所以我們帶了衣服與一些隨行小物搬來就可以了,然後宅配沙發床(一直幻想會有人來過夜)與相當得意的IKEA複合中島桌,隔開小小廚房與客廳(可當BAR檯、流理臺、置物櫃、化妝臺兼打電腦,我人生大多事都在這上面完成了),這兩個家具都是因應小空間而生,相當實用。當初用不到搬家公司,但是一年住下來,東西多了很多。

而這次的搬家,讓我看到賴家盲爺原來也有驚人的獨立潛力(這點我是一直很瞧不起他的),從找屋、買床、督工油漆、打包、叫搬家公司與整理,除了不能充當猛男搬家之外,其餘一手包辦。

這次要大推優質專業的搬家公司,態度好、服務佳,年紀大概跟我弟一樣輕吧!

誠品搬家→這裡
臺北市電話:02-2532-0818
一車NT3000,一車3.5頓,附年輕猛男三位。

watermelonilov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話說載貨沒什麼好處,唯一我認可最大的好處是-終於不用節食了。

身為女人,非常可憐的是,一生都要與體重相抗衡,170cm模特兒如此,160cm的主婦亦然,放到小size的人身上,胖一點就以為要生了,更是淒慘不在話下。

除了要假裝自己是在飲食與健康上管理,絕對沒有減肥,稍稍有點成效被人發現後,還要假裝「沒有耶,我都正常吃,可能工作太忙了,所以就瘦了(你放屁,有這麼剛好瘦到腰與手臂),並且還要說「我最討厭運動」。

如果遇到稍稍誠實一點的,被發現有天天下班上瑜加或是有氧舞蹈,就要改個說詞:「其實我的腰椎不好,醫生說練瑜加有幫助;不然就是說我氣血子宮循環不好,醫生建議我多做有氧運動。」(我看你罵人的時候手插著筆直的腰,扯開大娘的喉嚨,感覺全身通體舒暢啊!)

最後,還要自我洗腦,其實我平常就吃得很清淡,不喜歡油膩;或是我喜歡青菜水果更勝過大魚大肉,再下流終極一點就是:「我食量真的不大」。

因為我沒有這麼麻吉的又用極端方式減肥的女性友人,所以沒有用手術或是減肥藥的人吃好逗相報,私下來告訴我:「有批牛肉好便宜啊!」(請參照食神喬段)

如果怎麼吃不會反映在身體上,誰不選肉更勝青菜?如果大胃王吃什麼體重都不會變重,誰會想當鳥食人?如果任何甜點垃圾都是愈吃愈瘦,誰會抗拒這種誘惑?

靠夭完了這些,要來談談載貨還不能大吃大喝這件事。一直以為載貨是一方免死金牌,拿著它就可以對食物通行無阻,至少不用再寫飲食日記(如下),至少不用再斤斤計較熱量,至少不用再當鳥食人,食物不用再過水、晚上可以大啖宵夜。

(飲食日記,每天寫每天檢討有助體重控制)
我就這樣過了四個月,倒也相安無事,體重一直在合理的範圍。

而上海世博一趟回來,為了與祖國同胞一競排隊走路高下,並且深深感受到祖國同胞的饑食文化,回來後完全變本加厲,不但不計較,而且還double份量,並且維持一個月至少吃一次牛排或是燒烤火鍋。(ikki, 洋蔥、紅洋蔥、小銅板、梅江銅盤烤肉*2、上乘三家,甚至貴族世家也不放過,還要來個泰國菜香米插花,這中間過還經過了萬惡的端午節與中秋節…)

於是回來後的產檢被胖子臭臉醫生宣布:「體重增加過快,太胖了要體重控制,不然到時候會生不出來」。

(被宣判時的示意圖)

20週胖了5.5kg, 25週時胖到9.5kg, 醫生不理我問他的其他問題,只是專注地在電腦裡key in "weight control"
我從小到大沒有這樣被認為過,還是被一個胖子醫生,簡直是人生的奇恥大辱!

回到家後,我速速找網路孤狗,我真的是胖子嗎?我真的沒辦法把西瓜卸貨嗎?
找到了亞培安慰用的網站→媽媽小工具→準媽媽體重評估→key 入身高體重與週數,會反映適當的應增加體重,甚至連盲爺也加入了安慰的行列,例如他認識的某某某,整個過程胖了26kg,還不是生了下來,再不行就剖腹也沒關係啊!

有沒有看到,上面寫的是「比例非常完美」!一點都不是死胖子,更!

想到還是很氣,女人也太辛苦了,終其一生要辛苦,連懷孕了都還要被要求體重,不得放鬆,一人吃兩人補根本是個屁,一下被威脅會胖到自己不是小孩,一下被恐嚇會很難生,真是不得其擾。我想要把希望遙寄在做月子,結果已經有人打預防針,月子餐會很膩,做月子太過的話產後減肥會很辛苦(又是另一個vicious circle),載貨這整件事,根本就是個陰謀啊!我實在不該貪圖可以暴食、不用減肥而簽下浮士德的契約啊!

我只是個想吃豬食狗罐頭都可以滿足的餓婦!(wolf~~遠吠)

watermelonilov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多數媽媽的幻想:

西瓜,你達達的馬蹄聲,是我美麗的期待。

一直期待你的第一次胎動,不希望錯過任何第一次。來了,來了,從羊水波那端輕輕地打上來了;來了,來了,從肚臍下方悄稍地傳過來了。

原來,這就是胎動,原來,這就是你第一次宣告你存在的證明 ,像隻輕巧的蝴蝶在水波上輕輕的拍動。

隨著週數的增加,你的動作愈來愈明顯,這麼活潑,我們以後要煩惱到底要把你培養成陳詩欣還是曾雅妮了!

西瓜回覆:

我達達的馬蹄聲,是美麗的錯誤,我在等什麼時候才能出生,快點長大成人,離開這個母體小人。

真實場景:

電影開演前,媽媽帶著小孩來看電影,死小孩身上像長蟲一樣扭來扭去,腳也像裝了彈簧一樣,死命往前踢,直到前面的人站起來怒目轉後方才罷腳,這就是所謂的胎動,特別在吃飽飯後,或是大字型平躺在床上時。

媽的!你再踢就把你的腳綁起來。(這就像要小叮噹出剪刀一樣困難)

最後.參考文獻:

鄭愁雨的<<錯誤>>

楊喚的<<夏夜>>

寶貝家庭網站<<蝴蝶的拍動>>

watermelonilov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知道聽過痴漢每次彭老出手溢於言表的傾慕之詞過幾百次,素有外匯殺手之稱的彭老,昨天連帶還幫臺灣第一名媛又博了一次版面,(要是我有美金3萬、整個夫家百貨通路的奧援、還有120公分的長腿,我也要代理海底總動員的Nemo 進來)。

很多事情必須要實際經歷過才會注意它的攸關性,例如房價與利息。

關於房事,婚前我與盲爺也有很大的歧見。婚前,我希望租房子一輩子,萬萬不可一輩子賺的錢就全為了投入一間房子,綁住自由,買了就不能像自由自在決定locate places; 而盲爺則是認為應該要租房子的錢存個十年就是頭期款了,為什麼要幫別人養房。

這兩種觀念,說實在話都沒有錯,只是立基上的不同。偏偏盲爺是個賴家少爺,除了天天回家吃早餐之外(芝山-天母),連帶我為了小西瓜的健康也要天天回家吃晚餐,我們完全被戲稱只是換地方睡覺,辛苦了照顧我們的盲爸盲媽。而天母這個週遭環境清幽,適合退休老人養老的地方,房價早已被炒到過熱,萬萬不是我們這種受薪階級所負擔得起的地方,於是房事就這樣一直被擺盪之中遺忘。

記得一年前,我們千辛萬苦才找到這個地點、品質與交通都符合需求的租房點「芝山小貴族」,一年屆滿,來過的朋友卻聊聊可數,計有鬍子哥、大德、布萊猴夫婦與許小揚等國中同學、IDA 、表姐還有娘親等友人僅因生病來過一次,然後,我們竟然就要搬家了!

辛苦過程詳見此:
找房子其實並不能反應一個人找男人的性格

猶記當時相當湊巧的是盲家與我家二樓分別在出租,我家二樓在婚後沒多久就租出去了,而盲家二樓,經過了一年,竟然完全沒租出去(大家不要懷疑,它不是兇宅,只是天母人不欠錢),而且一經沃旋,竟然談定了與目前這間一樣的價格,不同的是它是30坪3房(現在是18坪2房),以後就可以貼上吸音棉(沒錯,練團室專用那種),把西瓜丟到另一間。

還記得去年10月找到的時候,因為11月還要很多事要忙,要等到12月才有空搬進去,幾乎多付了一個月半的房租,這次就學乖了,既然感覺房東不欠錢,1o月到期了再講,11月進駐剛好不遲,果然窮人家精打細算的性格也要上天的眷顧的,因為昨天去講的時候,竟然剛好下午房東約了仲介,看來也不是這麼不欠錢啊!

經過這一年的生活,我深刻發現,我完全不適合當一個非常neat、持家的家庭主婦,自從證明過自己可以煮之後,鍋子就塵封起來了;IKEA的沙發床自從攤開臥床以來就再沒再變身為沙發過(彷彿壞掉的變形金鋼),東西永遠放在最方便取用的位置,不會有列隊收納歸位;雖然有置衣間,但穿過的衣服總是可以疊成一座小山;冰箱永遠都是冰些垃圾食物與冷飲,這些一點都不像完美人妻的家庭啊?→在幻想什麼?

於是,說好的「為了日後獨立自主著想,還是不能被飯迷惑」呢?
(捂住耳朵不聽貌)

經過一年的自我反省與洗鍊,很多事情還是要「閃開,讓專業來!」(此處的專業指的是盲媽)

於是,「物件會不斷產生,為當下失去難過的不要超過五分鐘。」深刻地體驗為:「好的物件會一直等你,直到你準備好!」
這世上不是只有非A即B的選項,是沒錯,但那是在選戰混沌未明,初選還沒發表、黨內同志還沒分裂之前,票開下去就是要逼你表態,我可不希望西瓜在運送途中裂成兩半。

其實我還蠻喜歡原芝山的房子的,只是為了步調要盡快習慣變動,不要落入習慣安逸的俗套,保持彈性,一以貫徹「走到哪住到哪,不要被物質牽絆(也絆不起),住不同類型的房子,觀察不同的環境,以保持新鮮感」,在這樣的前提下,彭老您就盡量升息吧!




watermelonilov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了怕被以後帶西瓜的反作用力打到,我現在一直在走佛心來著的好脾氣路線, 很少有什麼事、什麼場合讓我發作,也愈來愈少發機車文。

話說上禮拜跟盲爺去晶華園外園吃了一場他「一點也不熟」的大學同學人情婚禮,但是因為真的爆不熟,場面非常地乾。非常不幸地是,我坐在帶一位小孩的律師隔壁,這個小小孩三不五時就要搞個名目,一下要尿尿、一下要玩書、一下又要便便,一下又要找新娘,媽媽就在疲於奔命中吃完整場喜酒。

 如果不知道他是律師,我可能頂多鞠以同情之淚,然後暗暗發誓絕對不要帶小西瓜吃喜酒或是到公開場合,不然就是與帶他的盲爺保持適當的距離佯裝路人甲。但是這位太太一直叫他小孩annoy盲爺&me。

 已經夠瞎忙了,太太還硬指著鼻子要小孩說:「鼻子怎麼說?」(你不是已經說這是鼻子了嗎?當下我還沒意識到她要他說英文,想說他應該會說話了啊?)小孩大概還沒醒吧,沒太搭理我們。盲爺就給了一個臺階說,先給他拍拍手,等會再說給我們聽。

 中場吃飽喝足休息後,媽媽不死心又來了。繼續問小孩:「鼻子怎麼說?」叔叔剛拍過手給你啊,你要說給叔叔聽(啊,聰明反被聰明誤),盲爺這時故意引導他說:「皮啊」(台語),盲爺您應該誤解人家媽媽的意思囉!很明顯地,小孩真的忘了,於是媽媽快快指著眼睛說,眼睛怎麼說,小孩總算大聲地答出eyes, 全桌轟起歡聲(1/3律師與檢事官):「真是太聰明了!」媽媽立刻乘勝追擊:「對啊!我也覺得她是天才兒童,像我買的童書,上面海獅、海狗、海象看起來都一樣,他竟然分辨得出來。」

 (我的小叮噹拳頭快伸出來了)

筆記:要大嬸與鄉愿是不分職業別的,很好的負面題材。

完~

最近還會特別注意大嫂團的親子節目,例如明星媽媽們買給小孩的超昂貴禮物與玩具,十幾萬夢幻的公主床、電動汽車、蟲卡、Dior的奶嘴、奶瓶,待產媽媽收到的新生兒禮物,真是五花八門,加上最近開始微服出巡,探訪一下業者辦的媽媽教室,週數與熊背厚度決定學姐學妹制,學姐通常還會以專業姿態告訴學妹哪家的媽媽教室贈品的優勝劣敗。之後的孕婦用品、月子中心、醫療生技、產後瘦身,還有小孩出生後,嬰兒用品與寶寶治裝、還潛能開發,才理解到這原來也是一個龐大的女人產業,不斷地在資訊不對等的恐嚇下,一樣又一樣地掏出四個小朋友埋單。

筆記:the point is beneath the skin, 不過基因就決定80%了,西瓜以後當犀利妹都拾荒就好了。

完~

商周1190期最近因應政府傳家寶政策,感覺像政府做手,作多題目:「愈生愈有能力養」→裡面cases都是生四以上,不是醫生就是業主,有的還是基督徒,十個有八個太太是家庭主婦,不用工作,真是巧合。

 不過,裡面提到法國的生育率提高,其福利政策,不只是灑錢政策,而是兼顧女性在職場的彈性,也有提出小英說的社區照顧,還涵括了即便是同居人,比廢話slogan 徵獎’ 還是補助不孕小眾(maybe 這是政府看到長期這會變常態的遠見!!)make sense 多了,也這樣才能綁得住愛好自由的法國人。

 完~

Do.nuts 2年前提到:

對於小孩,我心裡一直有一種藍圖,我想要一個unique的小孩,他的功課不用好,但他可以獨立思考;他可以不用是音樂家,但是要聽到音樂會流淚感動;他不需要是國手,但是有一兩樣運動可以陪著他;他可以不用當藝術家,但是要對光影、色彩、空間有感覺;他必須有正直的人格、善良體貼的心;十八歲以前只要他可以說得出道理,並且駁倒或說服我的事,我都會讓他去做,甚至他是同性戀也沒關係。

現在要真槍實彈上場了,特別提出來耳提面命自己一下。

雖然西瓜已經可以取代happy 了,但3年前的
神秘的「洪溝」,並沒有因為小西瓜而消失,因為當了青蛙人六個月了,還是一點同理心也沒有。

玩具總動員裡肯尼與芭比蹺個屁股,也來個鼻碰鼻的nose, nose, 做作但可愛多了!

watermelonilov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