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理性派的父母都知道不需要刻意教兒語疊字,應該直接進入正常的單字片語,在過度的階段可以使用嬰兒手語,理由是因為小孩的耳朵聽力發展得比嘴巴語言快,所以小孩發不出這個音不代表他不知道。

而我們家的語言使用其實很混雜,英台國與各種狀聲疊字,主要頻道還是台語,昨天發現念台語繪本時他會靠過來,念英文時他就塞進他的小縫玩,於是漸漸發現老木也要用台語才比較能與西瓜心靈相通(聽懂),間接強迫老木也要講台語,好厲害的隔山打牛啊。

bye/kiss bye. 本來bye是指要離開了說再見,後來只要他要躲進去某個小縫的時候也會揮手bye bye, 模樣真好笑。

饅饅。不用說是整天在說的:「我要吃。」

啊加手指。這是什麼? 只要外出就會,我想以後也是會一直問為什麼的小鬼。

kiss。爸媽限定。

喂。講電話。

ㄇㄨㄞˋ。不要。

five。擊掌。

共。這是典獄長發明的,他發現西瓜雖然不給她抱,但是很喜歡頭湊過來跟你撞頭,於是只要說共,西瓜就會獻上她渾圓的額頭來跟你擊頭。

ㄞˋ。因為阿媽在西瓜跌到的時候,都會邊打地板邊發出唉的聲音,所以唉唉=打

痛痛。會摸臉,盲爺妹說是不是盲媽常他打巴掌所以她摸臉,現在痛痛=惜惜

拍手=好棒

鴨鴨。現在洗澡的時候會丟幾隻黃色小鴨在水裡,所以玩鴨鴨=洗澡

哇哇。本來是狗叫汪汪,發不出來就變哇哇,後來泰迪熊也叫哇哇,有天看到我的大衣領上的毛他也叫哇哇,於是最後只要有毛的他都叫哇哇。

歐歐困或是睡搞搞。睡覺,歐歐搞搞應該是打呼的聲音。問他要不要睡時,要就會吸指,不要就會搖頭,指著客廳方向。

投投。出去七逃。

快樂=腳半蹲搖擺=聽到音樂跳舞

從以上看來,我們也是大量使用疊字,可是我覺得以我的狀況,看待疊字這件事不用這麼嚴肅。

溫叨典獄長家系統出身,用字精確、態度嚴謹,自己使用疊字教兒時,可減少肅殺之氣。

我強烈覺得我童年應該有牙語失落期。

總有一天西瓜會知道狗熊不等於狗、貓不等於貓、哇哇不等於毛,於是在這階段enjoy牙語何彷?

父母在傳遞表達用語時,往往是很直接的母語反射,不管開哪個頻道、哪種方式,轉換自如中能夠增加親密互動性進而小孩理解反饋我覺得才是最重要,我希望記住的是西瓜學會什麼時,我們就很開心的加法人生,很刻意地發什麼音做什麼事的,這些noisy的事,就留給nose界的精英們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atermelonilov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